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包村村

地名:包村村隶属桃花潭镇
行政代码:341823103206代码前6位:341823
行政区域:安徽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63 邮政编码:242000
城乡分类:村庄分类代码:220
车牌代码:皖P行政级别:村
地名由来:

因包拯第四代包宋玉南迁居本村,包姓聚居,且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 包拯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包村位于桃花潭中部,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东距泾县县城38公里,距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15公里,南距桃花潭风景区7公里、太平湖风景区15公里;西面是古木深深的天然氧吧——乌龙坑山脉,北距王稼祥故居纪念馆5公里,查济古民居8公里、距九华山40公里 。境内2条河流环绕,322省道和包渣公路穿村而过。四周集聚旅游胜地,吸天之精华,取包村之灵气,使得包村成为人民心中宜居的好地方。

包村名字的由来——北宋后期,包拯-“宗五公”迁来此地居住,人丁兴旺,生活富足安定,更地名为“包村”。清代以后,避乱、逃荒者大量流入此地安家定居。经年遂成多姓氏共处的现代村庄。

+查看详细包村村概况>>

历史沿革:

1952年属包合乡。

1958年成立幸福公社、1961年析置包合公社,包村大队属之。

1984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设立包村村,属包合乡。

2005年4月,随包合乡并入桃花潭镇,属桃花潭镇至今。

周边相关:

包村村附近有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查济村宣城泾县桃花潭太平湖水西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宣纸宣笔涌溪火青泾县兰香茶汀溪兰香茶苏岭山药等特产,有宣纸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涌溪火青)花砖制作技艺宣纸制品加工技艺后山剪刀制作技艺榔桥木梳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
还有3个地名与包村村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