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禹会村 | 隶属:马城镇 |
行政代码:340304101207 | 代码前6位:340304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2 | 邮政编码:233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皖C | 行政级别:村 |
因大禹在此会诸侯而得名。
禹会村隶属秦集镇,是大禹会诸候之圣地,历史悠久。禹会村庄位于荆涂山南五里,西紧靠二0六国道,往西有淮河,淮河西岸荆山湖内现有耕地千余亩,与怀远县陈咀、钱咀村相接。东,北与冯咀村相连,南和前郢村相连接(现禹墟考古第五次挖掘)水陆交通便利。
禹会村现有居民588户,分为五个居民小组,现有人口1760人,劳动力890个,其中0员46名,可耕地2380亩,人手1.35亩,主产小麦、大豆、水稻,林地50亩,水面养殖60亩(个人)多人养猪场二个,养蛋鸡一户,水泥制品厂32个,在家短途运输车辆80余辆,外出务工劳动力160余个,现有客运、货运车辆大约有200辆,收入非常可观,现在私家车20部,有线电视
2024年3月,禹会村被命名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禹会村,1949年之前,属怀远县马头城区,1949年初,属凤阳县宫集区,1952年5月宫集区划归怀远,设马城区,属马城区马城乡。
1958年9月,撤区建社,属马城人民公社。
1969年2月,撤区并社,属马城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划入蚌埠,1984年“禹会大队”更名为“禹会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区天河乡。
1992年秦集、天河两乡并设秦集乡,属郊区秦集乡。
2004年1月,市区划调整,西区易名禹会区,属
禹会村附近有张公山公园、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禹会村遗址、禹王宫、冯嘴子村景区、张公岛等旅游景点,有蚌埠盘丝饼、禹会草莓、毛峰、蕨根粉、毛豆抓饼、五香豆腐丝等特产,有五河民歌、蚌埠花鼓灯、卫调花鼓、临北狮子舞、涂山禹王庙会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