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chongqing/beiqu_tianfuzhen.html">
地名:天府镇 | 隶属:北碚区 |
行政代码:500109105 | 代码前6位:500109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07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13万人 |
人口密度:20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天府镇因境内有国有企业天府矿务局而得名。
2024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天府镇人口数量为1.13万人,位列北碚区各街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5位。
天府镇位于北碚城东北部,地形呈典型南北走向的“一山三岭二槽”分布,东连静观镇,南临嘉陵江,北与合川市接壤,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辖19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人口 5万余人。地处重庆市主城区接合部,离重庆市区45公里,距北碚主城区3公里。供水供电自成体系,通讯方便,襄渝铁路和北仪公路横贯全境,“文干”和“文代”镇级主干道与乡村公路连接遍布各村,交通便捷。
天府镇目前已形成煤炭、建材、化工、钢铁、摩配、机械、造纸、玻璃等支柱产业。境内森林、煤炭、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白泡石、粘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采矿业和矿产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据地质部门
1949年12月,天府镇一带属北碚军事管制委员会管辖,文星、白庙2乡合并为文白乡。
1951年9月,文白乡划为北碚市第二区。
1953年4月,撤第二区成立文星乡。
1954年12月26日,成立天府矿区街道。
195年9月,成立代家沟乡。
1956年7月,撤代家沟乡,成立跃进公社。
1958年,天府矿区街道改为天府镇;同年6月,文星乡改文星公社。
1959年12月,文星公社与东阳公社合并,设立东文公社。
1960年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天府原为物产富饶的意思。因国家大型企业天府矿务局机关驻地在该辖区的后峰岩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办公地点设在原麻柳村的中心社,得名中心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五井村、新桥村、新华村各取其原村名的第一个字,故名五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委会设立在文星场,故得名文星村。1950年建立新农、中心村。1958年为文星公社新农管区。1960年并入东文公社五井管区。1962年析出为文星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有小煤矿、石灰厂、水泥厂等企业,不少工人和农民结合组成家庭,因而得名“工农”。…[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代姓人氏居多而得名代家村。镇筹备组建立前的代家沟乡人民政府,由1955年6月国务院通知,将江北县所辖青峰、大田、清滩、新湾等村划归北碚后,于1956…[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之前有一大片的田,而得名大田。由1955年6月国务院通知,将江北县所辖青峰、大田、清滩、新湾等村划归北碚后,于1956年7月撤销代家沟乡,将所辖的大…[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处原有一座石佛,为人熟知而得名。曾为江北县石家乡第六保。1950年,建立胜利村。1955年,划入北碚区为代家沟乡为胜利初级农业社。1956年,合并…[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处多石姓人居住,故名石家。民国初期为石家乡,之后改为石家村。1955年6月将江北县所辖清滩村、铜钱村、桂花村和代家村等村划归北碚,2003年11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