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津街街道 | 隶属:合川区 |
行政代码:500117003 | 代码前6位:500117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152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95.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9.3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2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南津街街道因地处历史上为水陆要道渡口的城区南岸而得名。
南津街街道办事处是合川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滨临嘉陵江、涪江,背倚九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对望钓鱼城古战场,内镶重庆江城工业园区,幅员面积95.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6.1平方公里;共14.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8.6万、农业人口5.6万、农村劳动力3.4万,辖16个村、11个社区。全办党组织(含总支和党委)97个,党员3978名。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财政收入突破8000万元。
办事处是全国全民健身周活动先进单位、重庆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重庆市发展乡镇企业明星乡镇、重庆市社区建设先进单位。
-
区位优势
文化旅游:
合川文峰塔位于合川市合阳镇南津街,时代为清。重庆市合川区文峰塔位于合川城区南津街街道,因塔身呈灰白色,俗称白塔。据《合州志》及塔内题刻记载,文峰塔又名振兴塔,由合州知州董淳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
南津黄家院子位于合川区南津街街道办事处南溪村,时代为1941年。含正堂、左右厢房、碉楼、防空洞。2024年,南津黄家院子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时,称万安厢,属合州石照县。
清雍正六年(1728年),设南津街场,属永清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永清里改为永清镇。
民国十五年(1926年),置南津镇,属第九区,为区公所驻地。
1954年1月,撤镇设立合川市第五街。
1956年5月,第五、六街合并组建南津街街道。
1968年,南津街街道更名红卫街道。
1972年,红卫街道恢复原名。
1993年12月,南屏乡、临渡乡并入南津街街道。
2005年4月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境内有一座古楼名为望江楼,故名。2001年9月设立望江楼社区,属南津街街道辖区,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东津沱位于合川区东南面的嘉陵江上,嘉陵江在白塔坪受阻北向时,流速放缓,河面变宽,形成了一个浩大的回水沱。平静的水面,适宜设置方便两岸往来的津渡,由于地…[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据传很久以前,该地种植的小麦总是无故减少,于是当地居民派人看守,发现有鹿群来偷吃麦子,其中一头鹿浑身雪白,高大健壮,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遂称此地为…[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在涪江一桥的南端,由南北走向的书院路和东西走向的赵家街交汇形成一个十字路口,人们习惯称其为下什字,由下什字向上走,212国道与铜合路交汇成一个十字路口…[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辖区内有一座嘉庆时期修建的塔,因塔身呈灰白色,又称白塔。…[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明代嘉靖十年,巡按御史邱道隆于此建“合宗书院”,亦称“濂溪书院”、“周子书院”,故得名书院路。…[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上有南屏路,下有南园路,前有南新路,后有南津街修到江边,江的对面为“八角亭”得名江亭路。…[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地境内中心位置有一棵大紫荆树,故名。2004年设立紫荆园社区,沿用该名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在清朝初期,这个地方的一位居民考取了进士,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地建有一寺庙名高阳庙。2001年观鹿村和高坎村合并为观鹿村,2024年观鹿村和高阳村合并为高阳村,因折迁,住户农转非撤销行政村建制,2024年更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地原名南家桥,旁边有一条溪沟,故得名南溪。…[详细]
区划代码:~01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道路位于原南屏村的南面,故名南园路。2024年1月设立南园社区,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地处于中南路路段,以前叫中南村故名。2024年2月改原来的中南村为中南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该社区在牌坊路附近且坐落在以前牌坊村八队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1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花园社区是重庆市合川区南津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2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境内有一处大石头形状如鼓,故名石鼓坝。…[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临近渡口故取名临渡。原为临渡乡,1993年并入南津街街道,1958年成立临渡乡,1984年改为临渡村,2001年由于滩村和临渡村合并,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名来自于民间传说:因修建夜雨寺,智果和尚选胜建寺时,由于募化困难,材料匮乏,正常忧虑之际,一夜狂风暴雨,山下临渡河水骤涨,竟将集结于临渡河里的木材…[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苟家庙而得名。已毁。2001年由原墙院村、石鸡村、苟家村合并为现今的苟家村,沿用该名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该地原为合川至铜梁的一处驿站,因驿站位于书生铺,后经大家简称为梳铺,居民聚居形成村落梳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共有九个湾,其中最大的一个被高姓地主购买,称作高家大湾,后简称大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白塔村原有一塔三庙,名白塔寺,故名。2001年设立,沿用该名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境内有一碾米的作坊供周围群众碾米与商贩交易,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梁坝村有一块梁家坝大田,面积53亩,周边田块比较大,四周平躺,因而得名为梁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的一处岩石形似鹞子展翅,故名。1951年-1958年称七村,1959年-1984年称七大队,1985年称鹞子村,2006年与原沙坝村合并,仍称鹞…[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境内原张桥场镇张家桥而得名。历史记载因当时修建好张家桥时,县太爷前来新桥踩桥(剪彩),还未开始,恰遇一迎亲队伍,古有风俗,新人在结婚当天权大过皇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