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杜市镇

地名:杜市镇隶属江津区
行政代码:500116121代码前6位:500116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2260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1万人
人口密度:约38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清乾隆年间(1736年2月12日至1796年2月8日),杜市镇一带因当地杜姓人多,名杜氏场,后遭异姓反对,改为杜市场,由此而得名。

基本介绍:

江津市辖镇。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基地。1951年建杜市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31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2.8万。210国道和先(锋)新(场)公路过境。辖月坝、湘萍、龙凤、鱼谷、万里、胡家、协安、高沿、麒麟、梅*R、天堡、农建、大塘、灯塔、屏麓、石锣、玉屏17个村委会和杜市街道1个居委会。企业有建筑、建材、橡胶制品、食品加工等业。名产有“喜鹊牌”油酥米花糖。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柑橘。??.

荣誉排行:

2005年10月,杜市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历史沿革:

清初,属杜市里;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境域属三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境域属三才镇。

民国十年(1921年),属第三区第四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分区设署,属一区杜市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撤销联保,设立杜市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杜市乡属五区。

1950年,属第八区。

1953年3月,杜市乡析置新场乡。

1958年9月,杜市乡改为杜市公社。

1984年3月,杜市公社

+查看详细杜市镇历史沿革>>

江津四面山
三才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朝末年,因当地出了刘家三个才子,故名。…[详细]

新场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新场而得名。2024年1月设立新场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高歇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末年,崇祯年间建场,相传,以古对联“月小山高人散后,风停月歇客来初”,中取“高”“歇”二字命场后,故名。…[详细]

月坝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辖区范围内有一地名为月亮坝,故名。1949年前属杜市一保,1949年建村为裕隆村,1958年改为裕隆管理区,1962年改为裕隆大队,1966年改为红旗…[详细]

湘萍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辖区范围内有一地名为箱子坪,故名。1949年前属杜市二保,1949年改名为湘萍村,1958年改为湘萍管理区,1962年改为湘萍大队,1966年改为东风…[详细]

龙凤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辖区内曾有一座寺庙名为龙凤庵,始建于1666年,故名。…[详细]

胡家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辖区范围内有一地名为胡家石塔,故名。1949年前属杜市乡第七保,1949年后取名大屋村,1958年改大屋管理区,1962年改为大屋大队,1966年改为…[详细]

梅湾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梅湾村是重庆市江津区杜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屏麓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辖区范围地处玉屏山脚,故名。1949年前属杜市乡第四保,1953年定为屏麓村,1958年改为屏麓管理区,1962年改为屏麓大队,1984年改为屏麓村,…[详细]

永隆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永久繁荣、兴隆昌盛”之意,故名。2001年将凤来村与清平村并入永隆村。…[详细]

黑滩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辖区范围内有一地名为黑石滩,故名。1949年前属高歇乡第三保,1949年后取名白马村,1958年改白马管理区,1962年改为白马大队,1980年地名普…[详细]

新化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时由两村各划出一部分组成新的一个村,故名。…[详细]

王家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辖区范围内有一地名为王家岗,故名。1949年前属和平乡十保,1952年划归同福乡,1956年划归高歇乡,1958年改王家管理区,1962年改为王家大队…[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杜市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杜市镇面积相当:
到杜市镇必去著名景点

杜市镇相关名人

杜市镇特产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