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新区巴福镇

地名:巴福镇隶属高新区
行政代码:500107108代码前6位:500107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0000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8.1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1万人
人口密度:约115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此地早年有几座庙宇。来此拜佛进香的人较多,祈多福长寿。清朝中期逐渐形成集市,故名福寿场。1984年,因江津有一个福寿乡(之前叫滴水乡,后改为福寿乡),为便于区别,更名为巴福乡,1993年改设镇。

基本介绍:

巴福镇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部,幅员面积18.15平方公里,处于市二环路环抱的都市经济发达圈之内,东与石板镇接壤,南与陶家镇交界,西与江津双福镇紧临,北与白市驿镇、走马镇相连。

巴福镇因在清朝年间境内庙宇众多,来此祈福祈寿的人络绎不绝,故其原名“福寿”。民国19年设乡,1993年更名为巴福镇,1995年区划调整划归九龙坡区管辖。

巴福镇现辖6个行政村,83个合作社,一个居委会,有城乡居民户4800余户,人口13000余人,设12个党支部,党员445人,有耕地10032亩,农民人均耕地0.83亩。境内渝津公路、白彭公路、华福大道、九江路呈井字形横贯全境,水、电、气、视、讯等基础设施齐备畅通。特

+查看详细巴福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巴福镇为2024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历史沿革:

明代属巴县石洞里,清乾隆间属巴县慈里六甲,离巴县主城八十里;在此建场,名“甶子场”(同治《巴县志》讹作“白子场”。

“甶”原义为“鬼头”,此处音义用同“福”。

“甶子”大约是“福至”之意)。

场期三六九,同治以后易名“福寿场”。

1929年设巴县福寿里。

1930年6月建福寿乡。

1935年改称福寿联保。

1940年与石坝联保合并建福石乡。

1941年分设福寿、石坝乡。

1954年江津县福寿乡所属街境划归巴县福寿乡

+查看详细巴福镇历史沿革>>

重庆三峡博物馆
福寿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原福寿乡得名。1949年前为福寿场,为乡驻地。巴福社区居委会始建于1982年,当时叫重庆市巴县白市驿区福寿公社居委会。1982年成立巴福街道居民委员…[详细]

西城新苑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为巴福镇、石板镇两个镇共五个村的农转非居民安置点,因紧靠石板镇青龙村凉水井故被居民称作凉水井安置房,又名西城新苑,社区由此得名。…[详细]

九龙西苑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九龙西苑社区是重庆市高新区巴福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西和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解放前,原西和村有肖姓人家日本留学归来,曾在此开办西和蚕丝厂,因此,将该村命名西和村。…[详细]

钟鹤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钟鼓村与天鹤村各取一字而得名。钟鼓村解放前叫二保,解放后取名新农村。1951年建村时根据钟鼓村1社有个山堡似一个小锣鼓、7社也有一山头似一个大锣鼓,因…[详细]

石马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本地地名石马岗而得名。始建于1951年,初辖1-6个合作社。1955年因邻近龙云村撤销,划归石马村编制7个社。1958年福寿乡成立人民公社后,石马村…[详细]

赵坝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赵寺村之首字与当坝村之坝字,故名。1958年9月更名为四川省巴县福寿乡人民公社,赵寺村为赵寺大队,所辖区规范为11个生产队。1974年设立赵寺大队革…[详细]

五根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五根村2组三湾塘边有五棵柏树,故名。1951年开始建村,当初下辖8个小组。后1961年,本社的1社分解为3个社,6社分解为3个社,因此五根村目前管理…[详细]

天坪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台地,顶部平坦,故名天坪村。1949年前为巴县福寿乡,因巴县人民政府要求在一个县内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名字的乡或村,当时兴龙、回龙村在巴县境…[详细]


以下地名与巴福镇面积相当:
到巴福镇必去著名景点

巴福镇相关名人

巴福镇特产与美食
巴福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高新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