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新区走马镇

地名:走马镇隶属高新区
行政代码:500107106代码前6位:500107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0000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9.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93万人
人口密度:约64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场镇依山建在一山岗上,远看势若奔马而得名走马场。

基本介绍:

重庆市九龙坡区辖镇。1930年设走马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置乡,1994年建镇。位于区境西部,距区府20公里。面积29.9平方公里,人口2.1万。成渝高速公路,重庆至江津二级公路过境。辖灯塔、银岗、石桥、罗盘、石牛、虎坪、灵芝、双水井、广胜、扁洞山、大水、椒园、马道子、梓桐、大石、工农、慈云、界牌、乐园、响水20个村委会和正街1个居委会。企业以建筑和饮食服务等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蜜桃。

荣誉排行:

2024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走马镇为2024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08年10月,走马镇入选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沿革:

明代属巴县凤山里。

清初形成集市名走马场。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巴县改编属慈里九甲。

民国初以走马场为乡级政区。

1929年设走马里。

1930年建走马乡。

1935年改称走马联保。

1940年复称走马乡。

1952年10月划其部分辖区建罗盘乡。

1954年4月撤罗盘乡并入。

1958年9月建走马公社,次年2月改称走马管理区。

1960年12月复称走马公社。

1982年4月恢复走马乡。

1993年12月撤走马乡建走马

+查看详细走马镇历史沿革>>

铜梁安居古城
关武庙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属地关武庙得名。解放后,为了便于管理,走马划分为21个村,街道居民归为一个村,名走马中心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中心村更名为走马中心大队。198…[详细]

灯塔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取其灯塔高峻激励人们奋勇向前之意得名灯塔村。…[详细]

银岗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驻地银家岗而得名。1952年设银岗村。1958年为银岗大队。1982年复名银岗村。2001年1月石牛村并入银岗村。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石桥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小溪上有一座石桥而得名。1949年前属巴县走马镇第16保。1952年设石桥村。1958年改村为大队。1982年复村。2001年将罗盘村并入组建石…[详细]

玉龙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古代一皇帝路过此地,在此歇息,故名玉龙村。…[详细]

金马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金马路得名。1949年前属巴县走马乡第9保。1952年设马鞍村、白杨村和广胜村。1958年改村为大队。1981年将马鞍大队更名为扁洞山大队,白杨…[详细]

椒园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椒园村原是由黄金村、大水村、椒园村三个村相联,解放前在椒子园有一家农户,把自家的所有土地都用来种成了花椒,而且花椒长得茂盛很大一片,故取名叫椒园村。…[详细]

梓桐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梓桐灌(道观)得名。"1949年前属巴县走马乡第7保。1961年文化大革命时叫强力,1966年改叫桂花大队,由于走马、龙凤两交界,桂花村有一个地…[详细]

大石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以前石头多而得名大石村。1949年前属巴县走马乡第4保。1952年设大石村。1958年改村为大队。1982年复村。2001年将马道子村并入组建大…[详细]

慈云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慈云寺得名,慈云寺始建于唐代,取“佛之仁慈之心如大云覆盖众生”之意。…[详细]

乐园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人间乐园之意得名。1949年前属巴县走马乡第五保。1952年设花园村。1958年改村为大队。1982年复村。2001年与界牌村合并建乐园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还有4个地名与走马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走马镇面积相当:
到走马镇必去著名景点

走马镇相关名人

走马镇特产与美食
巫文化
  • 五句子山歌
  • 相关资讯
    高新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