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冷水关镇 | 隶属:南川区 |
行政代码:500119128 | 代码前6位:500119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84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959人 |
人口密度:约16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冷水关镇因地处高峰,为南川、涪陵分水岭而得名。
南川区冷水关镇位于南川北部边缘浅丘地区,属典型的农业山乡,距主城区35公里,与涪陵区的龙潭镇、新村乡、同乐乡、聚宝乡接壤,与本区的鸣玉镇、民主乡毗邻,是三区县、六乡镇的交汇处。于1927年(民国16年)建立冷水关乡,已有80年建乡历史,自古以来是南、涪两邑共管同一集镇之地,与望州关、碑鸡关共为涪州(陵)至南川要津之“三关”,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贺龙部队曾过此关去南腰界。全乡辖9个行政村、47个农业社,共有4004户、13396人(其中农业户3667户、12902人),劳动力8188人(其中女3580人),劳动力转移3610人(省外2740人)。建立健全了基层党组织,有12个党支部,54个党小
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冷水乡。
1958年5月,冷水乡改为冷水公社。
1980年8月,冷水公社更名冷水关公社。
1983年7月,冷水关公社改为冷水关乡。
2024年,由冷水关乡改为冷水关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岩石系红褐色沙质页岩,1983年得名红岩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境内有一高峰庵之意,故名。1958年成立高峰大队,1983年高峰大队更名为高峰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地为南川到涪陵的唯一关口冷水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水碓河,1983年得名水碓村,同时成立水碓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块大岩石,1983年得名,同时成立大岩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曾有一座杉楠门,1983年得名,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茶园坪,1983年得名茶园村,同时成立茶园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幸福”二字的美好寓意,1983年得名幸福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取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此地曾有一座庙宇,人们在此烧香拜佛祈求平安之意,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