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冯家街道 | 隶属:黔江区 |
行政代码:500114006 | 代码前6位:500114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9000 |
车牌代码:渝H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5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1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2个行政村 |
冯家街道因原街道办事处驻地的居民多为“冯”姓而得名。
冯家镇位于渝东南边陲武陵山脉中段,地处黔江区中部,渝东南的阿蓬江边,东临蓬东乡,南接濯水镇,北与正阳镇相连,处于东经108°46′59″,北纬29°23′45″,幅员面积51平方公里,全镇辖25个行政村,156个村民小组,7089户、25300人,其中田7109亩,土13256亩,2001年实现人均纯收入1342元,是黔江区第三大镇。
冯家镇距黔江城区18公里,国道319线,渝怀铁路贯穿全镇,乌江支流阿蓬江穿流其间,陆运里程近100公里,教育基础设施较好,有中学1所,小学11所,在校学生5600人,教职工339人,通讯发达,建有卫星地面接收站1个,无线寻呼站4个,安装有多功能程控电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属正谊乡第一指导区。
1949年11月,为正谊乡。
1983年7月,正谊乡改为冯家镇。
2001年1月,寨子乡并入冯家镇。
2009年3月,冯家镇改为冯家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此境地内曾有一古老的桂花树,故名。1949年前属正谊乡第3保。1951年改为桥北村。1958年置桂花大队。1983年11月改为桂花村。2002年撤销桂…[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位于冯家坝大桥之南,故名桥南社区。1949年前属酉阳县濯河乡第3保。1951年划入黔江正谊乡。1958年置桥南大队。1983年更名为桥南村。2002…[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境内地名大中坝得名,故名中坝社区。1949年前属酉阳县濯河乡第3保。1951年划入黔江县正谊乡。1962年析置中坝大队。1983年更名为中坝村。20…[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取党的阳光照耀之意,故名照耀社区。1949年前属正谊乡第2保。1951年改名为柜木村。1958年更名为茶花大队。1983年更名为茶花村。2002年11…[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境内地名渔滩得名,故名渔滩社区。1949年前属正谊乡第1保。1951年改名为高山村。1958年置高山大队。1983年更名为天坪村。2002年11月撤…[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境内地名寨子山得名,寨子山即在山腰与山麓上,住户成寨,故名寨子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0年以境内曾有古老的白蜡树而得名,后谐音为“柏腊”,故名柏腊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0年以境内有一株古老的马林光树得名,故名马林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