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双河街道 | 隶属:荣昌区 |
行政代码:500153004 | 代码前6位:500153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246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约3.12万人 | |
下辖地区:9个社区、1个行政村 |
唐代建场时场址位于清水河与白玉河的交汇处,名为双河场;双河街道因场得名。
双河镇是“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麻竹基地”、“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荣昌县的工业重镇,是重庆市试点小集镇、重庆市边贸中心小城镇、重庆市优秀绿化小城镇,是渝西经济过廊上的一颗明珠。
双河镇位于重庆市荣昌县南部,与四川泸州、重庆永川交界,交通便捷,距县城和成渝铁路荣昌站9公里,距成渝高速公路出入口11公里,荣(昌)泸(州)高等级公路南北穿境而过,双(河)广(顺)铁路专用线横贯东西,全镇实现 “村村通”。
双河镇基础设施完善,有自来水厂一座,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充足,变电站输出量达2000万千瓦时,场镇居民生活使用天然气,通讯网络覆盖全镇。
双河镇资源丰富:
春秋时,双河街道境域属巴国。
唐代,始属昌元县。
五代时,建场,形成集市。
清朝时期,为双河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始建双河乡。
1958年1月,改为双河公社。
1983年2月,双河公社复为双河乡。
1986年4月,由双河乡改为双河镇。
1994年12月和2001年6月,金佛乡和治安乡先后并入双河镇。
2008年7月,双河镇改设双河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境内地名沿河街得名,且地沿玉带河河岸。…[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地有大型国企益民机械厂,后逐步形成大型聚落,人们习惯以厂名为地名称此地为益民。…[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居民多养殖鱼苗并形成规模。1949年属双河乡十四保。1953年为双河乡联合村。1958年为双河公社十大队。1981年为双河公社梅石坝大队。1984…[详细]
大石堡矿产工业社区生态环境 社区成片种植茶叶、麻竹占坡耕地总面积的60%左右,社区内企业生产出具有原生态的竹笋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在生态旅游产业上,辖…[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多种植笋竹,故名。民国时期属双河乡五保。1953年为双河乡石榴村。1958年为双河公社十一大队。1981年为双河公社石榴大队。1984年改为双河…[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境内地名许家沟得名。民国时期属双河乡五、六保。1953年为双河乡朝阳村。1958年为双河公社五大队。1981年为双河公社许家沟大队。1984年为双河…[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地名金佛桥得名。民国时期属双河乡八保。1953年为双河乡金佛村。1981年为双河公社金佛大队。1984年为双河乡金佛村。1986年改为双河镇金…[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此地产汉白玉石。民国时期属双河乡二十保。1953年为双河乡菜场村。1958年为双河公社一大队。1981年命名双河公社双河大队。1984年更为双河镇双…[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地形奇特,山坳一个连一个,形成一长排,古人俗称排山坳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寓意“田高产,粮丰收”得名。1958为千佛公社七大队。1981年以境内冷家场更名千佛公社冷家场村。1984年为千佛乡冷家场村。1993年并入双河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