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来凤街道 | 隶属:璧山区 |
行政代码:500121005 | 代码前6位:500121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276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44.4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7万人 |
人口密度:约60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来凤街道因元朝王子铁穆耳贵妃死于该处;古时尊帝妻为凤,意即该地来过凤,因而得名“来凤”。
元成宗铁木耳(1265年——1307年)1294年—1307在位,共13年。年号:元贞、大德铁木耳是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1293年(至元三十年)被封为皇太子,总兵镇守蒙古汗国故都哈剌和林。忽必烈去世后,…… 孛儿只斤·铁木耳详细信息++
来凤街道:辖原青杠街道东街社区、西街社区、花园社区、孙河村、登凤村、普新村、安乐村、来凤村、魁塘村、三星村、鹿合村、四平村、新七村等3个社区、10个村的行政区域,幅员面积44.48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东街社区新华路123号。
三国时,属蜀国王来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6日,设来凤镇。
1949年12月1日,属第三区,来凤镇改为来凤乡。
1980年3月,来凤乡改为来凤镇。
2003年12月,来凤镇并入青杠街道。
2010年11月,由青杠街道析置来凤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位于来凤场镇街道璧南河以东而取名东街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原来凤镇花园居委而得名花园社区。2024年6月,璧山撤县设区,隶属之。…[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位于来凤场镇街道以西而取名西街社区。西街社区居民委员会于2024年成立。…[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指古代孙姓族人聚居于此,其境内有一小河,故名孙河村,需要处理本村群众自治事务,故设立孙河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登凤桥而得名登凤村。解放后为登凤大队,1994年,撤区设镇时为登凤村,2004年建制调整由同心村、花红村、古佛村登凤村合并设立登凤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境内的安乐坪而得名安乐村,有“安乐太平”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驻地来凤驿而命名为来凤村。清末得名,2004年合村并社后将来凤村、新八村、德胜村合并,成立来凤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四季平安”之意命名为四平村。2004年,由原石碾村、复兴村、四平村合并为现在的重庆市璧山区来凤街道四平村村民委员会;2024年璧山撤县设区,隶属之…[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原为第七保,因新中国成立而获得新生,故名新七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设普新大队而得名普新村。建国初期得名,2004年将普新、古胜、义峰3个村合并,新设普新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塘内有一石碑,刻有一“魁”字,故名魁塘。…[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原位于三个大队的中心地,心与星谐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条鹿鸣小河而得名鹿河村。解放后为鹿河大队,1994年撤区设镇为鹿河村,2004年由鹿河、石坪、文峰三村合并设立鹿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