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关坝镇 | 隶属:万盛经开区 |
行政代码:500110103 | 代码前6位:500110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142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1.4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4万人 |
人口密度:约2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关坝镇取“关口”和“坪坝”各一字而得名。
位于区西南缘,面积71.43平方公里,人口24560人(散居苗族102户,496人),距万盛28公里,有九锅箐森林公园及铜鼓滩漂流旅游景区,旅游开发潜力大。
文化旅游:
素有渝黔第一漂之称的铜鼓滩漂流风景区,位于万盛区关坝镇和贵州省桐梓县坡渡镇境内,距万盛城区57公里。是一个以漂流为主,观赏两岸风景为辅的景区。 呈V型河谷的铜鼓滩,宽10至60米,最
关坝镇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原名兴隆镇,属桐梓县第六区。
1955年1月,建南桐矿区后,镇辖坪坝、箐林、中朝上坝、兴文5乡。
1958年11月,撤乡,建立兴隆公社。
1981年9月,更名关坝公社。
1983年3月,撤公社改为乡。
1992年4月,撤乡改为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社区境内有兴隆街,故名兴隆街社区。1993年3月,建立关坝镇兴隆街道居民委员会。2001年更名为兴隆街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关坝镇。…[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地处上坝、坪坝、扶欢坝3坝之间,故名中坝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河谷小平坝而得名坪坝村。民国时期,隶属贵州省桐梓县兴隆镇第一保。1951年,为第一村。1953年,隶属坪坝乡,为坪坝村。1955年,划归重庆市南…[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兴隆场而得名兴隆村。民国时期,隶属贵州省桐梓兴隆镇第三保。1951年,为第三村。1953年,隶属坪坝乡,为兴隆村。1955年,划归重庆市南桐矿…[详细]
凉风村共有11个合作社,482户1716人,是万盛世居苗族的主要聚居地。这个“因煤而兴、依煤而盛、煤枯而衰”的村子,2024年的贫困发生率高达13.7…[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田坝村是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关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上坝村和中坝村两个村合并为双坝村。民国时期,属贵州省桐梓县兴隆镇第七、八、九保。1953年,兴隆镇分为坪坝、上坝等5个乡,1955年,划归重庆市南…[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人民公社是光明大道之义,故定名为光明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早以前,此地有许多大坟墓,人们称为灵地下,后来谐称林地,故得名林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振兴文化”之意,故得名兴文村。民国时期,属贵州省桐梓县兴隆镇第十保。1951年,属第十村。1953年,隶属兴文乡。1955年,划归重庆市南桐矿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