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长坝镇 | 隶属:武隆区 |
行政代码:500156107 | 代码前6位:500156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85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7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长坝镇因境内石梁河两岸有冲积形成的较长土石坝而得名。
武隆县辖镇。1931年置永顺镇,1952年改为长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茶园、东山乡并入建长坝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2.1万。319(川湘)国道贯境。辖镇宜、沙窝、何家堡、红光、红丰、新生、白沙、尖峰、鹅冠、大岭、光明、胜利、简村、乐道、大园、灯坪、信义、生基坪、茶园、板崖20个村委会和长坝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铸铁、发电、农机制造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薯类,经济作物以花生、水果、蚕桑、烤烟为主。生猪、牛、羊发展较多,商贸、服务业齐全。
文化旅游:
腰占铁索桥位于重庆市武隆区长坝镇大园村朝门口小组。呈南北走向,为一铁索桥,桥面为木板铺于四根铁索之上,桥长68.7米,宽1.7米,距水面高150米,2006年补修用钢丝拉住,据1987年第二
清末,设置永顺乡。
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永顺镇。
1951年2月,撤销永顺镇,由原和平、何家、正谊等8村合置长坝乡。
1992年10月,由长坝乡改为长坝镇。
2003年10月,茶园乡、东山乡并入长坝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石梁河两岸有冲积形成的较长土石坝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寓光明之意命名红光农业生产合作社,故命名为红光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辖区内山岩形似鹅冠而命名鹅冠村。民国时期属永顺镇第9保一部分。1951年2月建长坝乡,为该乡鹅冠村;1953年7月析置鹅冠乡,为鹅冠乡鹅冠村;195…[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辖区内大元子命名大元村。民国时期属永顺镇第16保一部分。1951年2月建长坝乡,为该乡大元村;1958年9月为长坝公社大元管区;1961年改称大元大…[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民国时期属永顺镇第2保一部分。1951年2月建长坝乡,为该乡何家村;1958年9月为长坝公社何家管区;1961年改称何家大队;1981年更名何家堡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1年因辖区内蹇姓命名,后蹇字演变为简,命名简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夺取胜利之意命名胜利村。民国时期属永顺镇第4保一部分。1951年2月建东寨乡,为该乡砂帽村;1958年9月为东寨公社胜利管区;1961年改称胜利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曾片植茶树,故命名为茶园村。民国时期属永顺镇第7保一部分。1951年2月建茶园乡,为该乡茶园村;1958年9月为茶园公社茶园管区;1961年改称…[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奋勇前进之意命名为前进村。民国时期属永顺镇第15保一部分。1951年2月建东山乡,为该乡土坝村;1958年9月为东山公社土坝管区;1961年从土坝管…[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人民当家作主之意命名为民主村。民国时期属永顺镇第13、14保一部分。1951年2月建东山乡,为该乡大磴、高岩村;1958年9月为东山公社民主管区;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