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松溉镇 | 隶属:永川区 |
行政代码:500118107 | 代码前6位:500118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2160 |
车牌代码:渝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万人 |
人口密度:约41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5个行政村 |
松溉镇因境内有松子山和溉水,得名松子溉,简称为松溉。
松溉镇是重庆市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永川市南端、长江北岸,距永川城区40公里,顺江而下到重庆143公里,逆江而上到四川宜宾229公里,与江津隔江相望,因境内松子山、溉(ji)水而取名松溉(ji),曾两度置县。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
水陆交通便捷,交通优势明显。松既滨临长江黄金水道, “永(川)松(既)”路、“松(既)杨(朱杨溪)路”横贯全镇,距朱杨火车站、川顺厂火车站、码头仅7公里,水运、陆运十分便捷。辖区内客车站、货运码头、客运码头等基础设施完善。现有货运码头年吞吐量达100万吨,永川港区松既港正在规划设计建设中。
传统工业基础较好,工业发展优势凸显。滨临长江,可以
2008年10月,松溉镇入选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文化旅游:
松溉镇位于永川市南端的长江北岸,距永川城区40公里,顺江而下到重庆143公里,逆江而上到四川宜宾229公里,与江津隔江相望,因境内松子山、溉水而得名松溉。曾于公元1589年和公元1661年两
新运纺织厂陈列馆位于永川区松溉镇横街子5号,依托于新运纺织厂旧址建馆。该建筑为传统土木结构,上下两层,建筑面积206平方米,占地面积104平方米。1937年,邓颖超和宋美龄联合成立了抗日妇女
民国元年(1912年),松溉镇一带名为松溉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松溉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松溉联保。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为松溉实验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松溉镇。
1951年,划出镇属农村部分建立松江乡。
1953年,松江乡分设为松江、新华2乡。
1956年3月,2乡合并仍为松江乡。
1958年,镇乡合并建镇江公社。
1963年2月,镇社分开。
1978年11月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朝泰昌元年(1620年)至清朝康熙年间永川县府衙门曾几次迁驻文昌宫。该居委会建立于此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松江社区是重庆市永川区松溉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据传明末年间,湖广移民入川时,有人在境内高山上插旗为界,占山为业,故名,后来根据其职能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位于环形的小溪中间,从对面小山坡看去,如渔夫撒网,得名打鱼河,后来根据职能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长石埂,埂上有块巨石形似鱼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新街子,故名。新街子村。2004年撤乡并镇,改为新街子村,同年设立新街子村村民委员会,其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前属松溉镇14保,1950年为松溉镇14村,1952年分为新华、太和两村,1962年为太阳大队,1980年为茅园大队,1983年名茅园村,于…[详细]
永川有个美丽的千年古镇———松溉镇,松溉镇有道独特的传统民间美食松溉盐白菜,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9年,松溉盐白菜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松溉盐白菜制作的历史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