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  > 

孩子过于粘人该如何改善分离焦虑

孩子分离焦虑症的表现,如何改善孩子的不足,孩子该如何减肥,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母亲该如何教育孩子,解决宝宝的分离焦虑的方法,如何帮助小孩克服初入幼儿园的分离焦虑,家长该如何正确爱护孩子,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朋友,面对孩子入园分离焦虑家长应该怎么做,孩子过于粘人该如何改善分离焦虑

孩子过于粘人该如何改善分离焦虑

孩子过于粘人,该如何改善分离焦虑

什么是分离焦虑

小熙整天黏着妈妈,就连妈妈上厕所、洗澡都要哭着找妈妈。每次朋友到家里来作客,小熙总是在躲在妈妈旁边,也不让其他大人哄,使得妈妈没耐性地斥责孩子,小熙只是哭闹得更激动。这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

婴幼儿

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在谈分离焦虑如何克服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三种依恋关系,或者说三种妈妈类型。

三种妈妈类型

1.

安全型:

这类母亲大多是温暖的、友善的,喜欢和宝宝亲密接触,对于宝宝的需求很敏锐,会立即回应,如︰宝宝哭了,母亲会马上安抚,并查看宝宝是否饿了或尿布湿了,同时母亲很鼓励孩子去接触外在事物,如︰和不熟悉的阿姨打招呼,因此在这样的互动之下,孩子自然而然对母亲产生信任感,能安心地探索环境。

2.

逃避型:

这类母亲通常是没耐心、严厉、易怒,只关注自我需求,对于孩子的需求不太响应,如︰任由孩子哭闹,因此宝宝知道无法由母亲身上获得满足,不会和母亲成依恋关系,也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响应外在的刺激。

3.

抗拒型:

这类母亲虽然喜欢和宝宝亲密的接触,但是他们的育儿行为很不稳定,有时对宝宝很热忱,有时却很冷淡,此外他们也时常误解宝宝所发出的讯息,久而久之,宝宝没有安全感,不敢探索外在环境,要时常黏着母亲,若母亲稍微离开,则会大吵大闹。

分离焦虑克服法

1.

在家里可以常常和宝宝玩躲猫猫游戏

一开始,妈咪可以用手帕盖住自己的脸,然后再拿开;再试试看躲起来半分钟,慢慢把时间延长。让宝宝习惯你不见了,又会再出现的情况。

2.

逐步演练分离、练习说拜拜

若孩童有分离焦虑状况,从2岁开始可以从生活中逐步减敏感以提供分离经验。请在熟悉的环境中演练分离的状况,分离时间可由短逐步拉长,如从妈妈洗澡时间,到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慢慢延长到妈妈离开一个早上时间。

3.

用睡眠仪式减少睡前分离焦虑

睡眠仪式可以提醒宝宝睡觉的时间将要来临:说故事、唱歌、和妈妈温柔的拥抱可以让宝宝感到安心。如果宝宝因为妈妈的离开而哭闹,妈妈可以进去安抚他,但是必须要安静、沉着、而且短促的,主要让宝宝感到安心便可以。当宝宝感到无聊、沉闷时便会自己入睡。

4.

给宝宝一个安抚、代替的物品

当妈妈不在身边时,一个熟识的布偶、毛毯都可以起安抚的作用。有些哺乳的妈咪还会把自己的衣服给宝宝做安抚物品,因为衣服上还保留着妈咪哺乳的味道。

5.

避免不告而别、约定时间

与孩子短暂分离前,一定要先告知,不要偷偷离开和不告而别。离开前先明确约定回来时间,如“妈妈去上班,你下午吃完点心,妈妈就回来接你”。父母也一定要遵守承诺,信任才能逐步建立。

6.

鼓励孩子勇于探索、不过度依赖

家长从小在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勇敢去探索,大人过于保护、过度禁止孩子许多行为,只会让孩子没自信而更依赖大人。大人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尝试新环境,你只要告诉他:「妈妈会陪伴你,你去没关系」,如自己爬楼梯、到公园游乐器材游玩时放手让孩子去发现乐趣。

可能是

自闭症

宝宝分离焦虑的情况,通常只是一段过渡时期,若发展时间正确,父母不需过度恐慌,只需要多点耐心引导。但若孩子2岁以后分离焦虑仍很严重,没有逐渐减少,则应该寻求专业指导,避免造成日后人际和学习问题。

在此也特别提醒,孩子自婴幼儿期,过度安静且完全没有分离焦虑问题,常常不会注视他人和观察环境时,则可能孩子有其他问题(如自闭症),应尽早处理。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孩子道德教育小方法,3岁适合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怎么样培养宝宝好的睡眠习惯,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健美形体,好家长的九个教育孩子方法,富裕的家庭怎样培养孩子,如何帮助小孩克服初入幼儿园的分离焦虑,会伤害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培养成财富》读后感

孩子过于粘人该如何改善分离焦虑由讯客互联教育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孩子过于粘人该如何改善分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