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参内镇 | 隶属:安溪县 |
行政代码:350524113 | 代码前6位:3505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4.17万人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参内乡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自凤冠山沿东蜿蜒起伏,并延伸至岩岭山、参岭,并由晋江西溪冲积形成的环状盆地,故称参内;其二,唐垂拱年间,因晋江西溪两岸水土流失严重,从仙苑起清溪、蓝溪水色迥异,流至该域与一砂土冲积的河滩(当地民众称“签筒滩”)掺合在一起,因方言得名参内。当代人比较信奉后一种说法。
2001~2002年,参内乡以招商引资、工业区开发建设、发展基础农业和特色农业为重点,全乡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两年来,全乡共引办企业26家,新增注册资金7380万元。完成技改项目1个,投入资金580多万元。2002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3亿元,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3.47亿元,完成乡财政收入6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8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3.2%、23.9%、89%和8.2%;企业创税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全乡总人口27560人。
【农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两年来,积极推广粮食新品种,引进“世纪102”在全乡12个村场试种,粮食良种覆盖
2024年9月,2025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参内镇位列第449名。
2024年10月,2024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参内镇位列第538位。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参内镇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参内镇榜上有名。
2024年2月,福建省2018-2024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参内镇上榜。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参内镇榜上有名。
2024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参内镇2010—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圆潭劝农摩崖石刻位于参内镇圆潭村普陀寺边,年代为,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赤石堂位于参内镇镇中村军人桥3号,年代为中华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山庙位于参内镇罗内村美宫巷59号,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堂宫位于参内镇大厝村南街12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王墓位于参内镇圆潭村气象路,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古墓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元时期,参内分属归善乡长泰里;明、清时期,分属长泰里;民国初期,属县城第一区泰安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龙城区、第一区、城关区;1958年11月属城关公社;1961年8月属城关区;1965年4月属城厢公社;1984年4月建制参内乡;2024年6月撤参内乡设参内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茶博汇社区,因安溪以茶叶为主,故名。于2024年成立。…[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所在地处龙湖圆潭半岛,背山面水,私享龙湖一弯之灵气,独揽全城最美湖景。…[详细]
镇中村在乡政府驻地北偏西14.5公里处。海拔585米。因位于镇抚寨中部,故名。村委会设在镇抚口,辖7个自然村,农耕点乌坑。村民主要为黄姓、王姓。镇中村…[详细]
镇东村在乡政府驻地北10.5公里处,海拔412米。因地处镇抚寨东部,故名。该村位于参林溪上游,其支流有虎尾 溪、磜溪、下坂溪、青蓝溪。村委会设在大墘,…[详细]
在乡政府驻地北偏西1.2公里处,参林山麓,海拔65米。原名为福水。村里有洋府溪和参林溪。村委会设在三落,辖9个自然村。清代民国期间,不少村民迁居中国台…[详细]
美塘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2.5公里处,凤冠山东麓,石董山东南麓,海拔70米。原属祜水乡。马厝原为马氏居住,后黄姓徙入,马姓迁出,黄氏遂由方言谐音改称美趣…[详细]
在乡政府驻地西南0.7公里处,岩岭山东麓,海拔39米。宋代柯氏在此开发,故原称柯厝兜(溪头)。黄纲的十世孙黄孟仁原住县城东葛磐,宋中叶葛磐遭受水灾,遂…[详细]
【地名含义】 参山东边有狮公山、狮母山、鸭嘴寨三山,原名三山,叶氏先祖从眉山高田迁徙参内,改为参山。 【历史沿革】 参山村旧时曾设参内乡公所址在…[详细]
在乡政府驻地南偏西2.5公里处,晋江西溪左畔。该地溪中有一深潭,古称黄潭,村以潭名,后谐音为圆潭。村委会设在草埔头,辖3个自然村。20世纪90年代后,…[详细]
在乡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石狮山、镜面山、虎县山西麓,晋江西溪东北畔,海拔41米。相传该地早期为罗氏居住地,故名罗内。村委会设在顶村寨,原辖13个自然…[详细]
在乡政府驻地东偏南10.5公里处,北山尖西南山坡,海拔225米。因村处三面高山之下的山坳,故称。村委会设在坑头,辖坑头自然村。该地黄姓先祖由漳浦县畚箕…[详细]
岩前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偏南11.5公里山坡地,仙景岩东南坡,海拔320米。因位于仙景岩山前,故称。村委会设在岩前,辖3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苏姓。岩前村角…[详细]
田底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7.5公里处,塔斗山东麓,四面山丘。原名喱斗。据传该地黄氏先祖原居住在薛坂乡,后神仙托梦必须徙居土泊下居住,其祖先经实地勘察,认…[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洋乌内村,明朝时期,境内有一洋窝宫,村民沿周边建居,宫居其内,称“洋窝内”,后谐音称“洋乌内村”,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