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内灶村 | 隶属:龙涓乡 |
行政代码:350524205219 | 代码前6位:3505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古代乡民为防御外侵,组织民间团体共同抵御,因其宗旨为“里应共佐”,故称为“里佐”。又称其地开基祖原住漳平永福,后兄弟分家,在屋内筑灶,后移居龙涓乡,驻地之地取名内灶。又云,因其地陈氏祖祠的结构是“前厅里灶”,又称之为“内灶”,形成现在的一社双名。
2024年2月,内灶村被确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对象。
2024年12月,内灶村被认定为2025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专业村(乌龙茶)。
内灶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龙涓乡,在乡政府驻地东南10.1公里处,举溪下游西岸,凤山东坡。原称里佐。该地开基祖陈章经原住南靖永福,兄弟两人分家,章经在屋内筑灶,后移居龙涓,所驻之地取名内灶。在村的入口处,有一棵古榕树,胸径3米余,树势呈伞形,覆盖面积600多平方米,是人们夏季纳凉的好去处,今成为该村的标志。村委会设在坝山,辖12个自然村。
-民俗文化
在该地与鹤林村交界处的乌石山顶,有始建于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的护国岩,古称乌石岩,相传南宋帝赵昺南遁时曾避难于此,故易为今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初,内灶陈尔峰领导农民起义,在此竖起反清复明义旗,后成为郑成功的部属。村民主
设立于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属崇信里内灶乡;明朝时期称为“里佐坊”;清朝时期称之为“里佐坊山城堡”。
民国初期称为“内灶保”,隶属于罗内联保;民国时期属宝溪乡内灶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内灶村;1951年土改后改为内灶乡(管辖现在的内灶村、灶坪村、鹤林村和长新村的上、下林自然村);1952年属八区内灶乡;1955年改为内灶农业生产高级社(鹤林归山后村管);1958年改为内灶大队;1961年改为内灶
内灶村附近有清水岩、志闽(安溪)生态旅游区、东岳寺、安溪凤山风景旅游区、虎邱洪恩岩风景区、朝天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安溪铁观音、安溪黄金桂、山格淮山、湖头米粉、福建乌龙茶、安溪茶等特产,有民间信俗(清水祖师信俗)、铁观音制作技艺、竹编(安溪竹藤编)、安溪成珍桔红糕制作技艺、安溪蓝印花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