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青洋村 | 隶属:尚卿乡 |
行政代码:350524203205 | 代码前6位:3505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始祖余叔眆(号东园)寻找隐居之所,喜该地青山绿水、阳盛气清,又地处五阆山之阳,遂择居于此。曾有楹联:青山长木墨之画,春光常在。
2024年2月,青洋村被确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对象。
2024年12月,青洋村被命名为2025年度福建省森林村庄。
地处尚卿乡政府驻地北9.7公里处,五阆山西南麓。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始祖余叔眆(号东园)寻找隐居之所,喜该地青山绿水、阳盛气清,又地处五阆山之阳,遂择居于此。该地谱志有楹联:“青山长不墨之画,春光常在;阳水歌无弦之琴,逸韵留存。”遂称为青阳,后谐音为青洋。村委会设在庵兜洋,辖8个自然村。该村有石灰石、石墨、锰铁、铁等矿藏。据清乾隆《安溪县志》载,青洋在北宋就是冶铁的官窑。境内有宋代冶铁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民主要为余姓
青洋村与黄岭村、银坑村、科名村、灶美村、灶坑村、科山村、圆德村、科洋村、后福村、徐州村、中兴村、福林村、翰卿村、尤俊村相邻。
文化旅游: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为宋元时期留存下来的古铁矿冶炼遗址,是泉州乃至福建重要的冶铁场地。根据考古结果,下草埔遗址面积约一万余平方米,发现有炉底、炉壁、冶铁炉渣等冶铁遗迹、遗物。部分探方已揭露
明、清时期属金田乡兴二里。
民国35年(1936年)属尚卿乡青洋保。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属第十区青洋乡;1958年属湖头公社青洋大队;1965年从湖头公社析出,改属尚卿公社;1984年改为尚卿乡青洋村,设青洋村委会。
青洋村附近有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清水岩、志闽(安溪)生态旅游区、东岳寺、安溪凤山风景旅游区、虎邱洪恩岩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安溪铁观音、安溪黄金桂、山格淮山、湖头米粉、福建乌龙茶、安溪茶等特产,有民间信俗(清水祖师信俗)、铁观音制作技艺、竹编(安溪竹藤编)、安溪成珍桔红糕制作技艺、安溪蓝印花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