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拔哩村 | 隶属:童坊镇 |
行政代码:350821105212 | 代码前6位:35082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7 | 邮政编码:36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F | 行政级别:村 |
原此地多梧桐树,取名梧桐排,后称“别哩”,有意为别理,后改为拔哩。有提拔之意。
童坊镇拔哩村,位于长汀县童坊镇和南山镇交界处,距童坊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距南山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离县城50多公里,东与南山镇廖坊村交界,南与南山镇朱坊村交界,西与本村天子地自然村,北与童坊镇横坑村交界,海拔600多米,现有住户128户人口,655多人,分6个村民小组,主要住在拔哩、天子地、香坪、狮子口等地。现有耕地面积486亩,山林面积1.3万亩,其中竹林面积2450亩,经济收入主要靠经营毛竹收入。
解放初期,我村因竹木资源丰富一度享有“金拔哩”的美称,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村的水、路、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彻底改变,在“精耕毛竹山,重振金拔哩”的经济发展
解放前叫“拔哩村”。
属于旧童坊乡管辖。
解放后属于童坊区林田乡管辖。
1957年撤区并乡划归为童坊乡,并划归为童坊乡拔哩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后,属于横坑大队管辖。
1961年童坊公社拆为童坊、彭坊两个公社时,划归为童坊公社拔哩大队。
1965年童坊、彭坊合并为公社后,属于横坑大队管辖。
1975年再次划为“别哩大队”。
1984年属童坊乡,改设别哩村委会,后省级领导挂村,因“别哩”意为别理,2005年10
拔哩村附近有长汀古镇(汀州古城)、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长汀红色旧址群、汀江源龙门风景区、圭龙山自然保护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旧址(汀州试院)等旅游景点,有长汀河田鸡、龙岩咸酥花生、长汀槟榔芋、涂坊槟榔芋、白斩河田鸡、长汀板栗等特产,有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彭坊刻纸龙灯、闽西客家元宵节庆、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闽西客家春耕习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