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穆云畲族乡

地名:穆云畲族乡隶属福安市
行政代码:350981203代码前6位:350981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93 邮政编码:352000
车牌代码:闽J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116.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36万人
人口密度:约11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该地原属于穆阳人民公社,地处白云山南,有穆阳溪穿过,畲族人居多,故取名“穆云”,有“畲族云集”之义。

基本介绍:

福安市辖乡。1958年设穆阳公社,1984年建穆云畲族乡。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30公里。面积116.8平方公里,人口2.5万。辖桂林、洋坪、燕科、虎头、溪塔、高岭、黄儒、上洋、玉林、双溪、南山、咸福、蟾溪、龟凤、外垄、外洋、外厝、下村、上村、里楼、温岩、燕坑、岭坑、桥溪、贵洋、王楼、梨田、下逢、翁洋、科后、隆坪、中岙、竹州山3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轧钢厂。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水蜜桃、茶叶、竹木。

荣誉排行:

2024年12月,穆云畲族乡被命名为2025年度福建省森林乡镇

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穆云畲族乡(水蜜桃)榜上有名。

2024年5月,穆云畲族乡入选2025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2024年5月,穆云畲族乡被确定为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24年4月,穆云畲族乡被确定为2024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

2024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穆云畲族乡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属第四公所。

1955年属穆阳区公所。

1958年属穆阳人民公社。

1961年改属穆阳区。

1966年拆区并社又改为穆阳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从穆阳公社析出设立穆云畲族乡人民政府。

天马山森林公园
桂林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朝王九韶,任湖广茶陵知州,取回桂树种植成林,故称。…[详细]

洋坪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所处位置地势平坦,故名。土改时属渡头乡政府管,1956年渡头乡撤销,1961到1966年属于渡头小公社管辖,1966年下半年改名为洋坪大队,1984…[详细]

燕科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先村似燕窝,故称。因与另外一个燕窝村名相同,后改名燕科。…[详细]

虎头村

虎头村系纯畲族行政村,交通便利,地处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白云山旅游大道沿线,系纯畲族行政村和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林木覆盖率67.9%,是“闽东珍果”穆…[详细]

溪塔村

溪塔位于穆云畲族乡东部秀溪河畔,通往堪称“世界地质奇观”的蟾溪石臼景区公路沿线,交通便利,辖可坑、长岗、下坪、茶园、汤武洋等自然村,共有133户、63…[详细]

高岭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于地势较高的山岭上,故名。1961到1966年属于溪亭小公社管辖,1966年下半年至1977年属黄儒大队管,1977年与黄儒大队分开成立高岭大队,…[详细]

黄儒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山高岭回环,俗称陂。乾隆版府志称宏儒,光绪版县志称横儒,土改后称黄儒,沿用至今。…[详细]

上洋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建在一片梯田的田洋上,故名。原属玉林大队,1981年5月由玉林大队划出成立上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玉林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有小瓦楼,建在林中称瓦林,后因方言谐音改为今名。…[详细]

双溪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称金溪(光绪县志),后因有两条百丈溪流汇合一起,故名。…[详细]

南山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山的南面,故名。解放初期属咸福乡,1961到1966年属于咸福小公社,同年7月改为咸福大队。1979年从双溪大队划出成立南山大队。1984年改为…[详细]

咸福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所在地咸竹丛生,建村后砍光,故称咸竹塆,后衍为今名,意取福地吉祥。…[详细]

蟾溪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村边有一条溪,溪内栖息着许多蟾蜍,故名。…[详细]

龟凤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人才辈出。龟和凤,比喻贤人。《后汉书·蔡邕传》:“龟凤山翳,雾露不除,踊跃草莱,祗见其愚。”李贤注:“龟凤喻贤人,雾露喻昬闇也”故称。…[详细]

竹州山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附近山中盛产毛竹,竹林繁茂,故名。1982年,一普资料中竹洲山属于蟾溪大队,1984年后成立竹州山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外洋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称秋竹洋,后因处于留洋村外面,取名为留洋外村,简称为外洋。…[详细]

外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外洋垄,为便于与外洋区分,故改名外垄。…[详细]

外厝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片村,因位置险峻,故称险坑头。后因名称不雅,改为外厝。…[详细]

下村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谢岭下村的下方,故名。1984年改为下村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上村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下村之上,故名。里村于1981年划出上村、下村2个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里楼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先辈建村时,选在一个地势较低的坑地中,并在里面修建筑楼,故称。…[详细]

温岩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温岩与白岩两个自然村各取一字而成,故名。…[详细]

燕坑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燕窝与险坑两个自然村各取一字而成,故名。…[详细]

岭坑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一山岭的低洼地中,故名。土改时属燕桥乡管理1961-1966年,贵洋小公社管1966年下半年改为燕洋大队,1977年与燕洋分打队改为岭坑大队,1…[详细]

桥溪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紧靠龙溪西侧,为方便日常生活,村民塔桥跨溪,故名。…[详细]

贵洋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始祖原为穆阳狮子岩下姓黄人,迁居于此,原祖先是苏提人,挑担到白岩在此休息,先名休祥,后因方言谐音,改为贵洋。…[详细]

王楼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处于大王东山南麊山脚,以前曾有人在此建寮开荒,故称。…[详细]

梨田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昔日有一片梨园,故名。1981年初由下逢大队划出,成立梨田大队,1982年改名为梨田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下逢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似帆,形如船,古时称为下船,后方言谐音演变为今名。…[详细]

翁洋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翁姓人始居,村建于田洋中,故名。土改时属下逢乡政府管,1961至1966年属下逢小公社管辖,1977年下逢大队分出成立翁洋大队1984年改为翁洋村委会…[详细]

中岙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处于溪畔一片平地,因地理位置又分为里岙、中岙,故名。…[详细]

科后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建在山涧小盆地后,称“窝后”,因方言同音,变为今名。…[详细]

隆坪村

隆坪村,是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西部的一个文化名村,属于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管辖,它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四周林木葱茏,鸟鸣花香,风景秀丽。一条川流不息的小河穿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穆云畲族乡面积相当:
到穆云畲族乡必去著名景点

穆云畲族乡相关名人

穆云畲族乡特产与美食
穆云畲族乡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福安市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