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渔溪洋村 | 隶属:潭头镇 |
行政代码:350981103208 | 代码前6位:35098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J | 行政级别:村 |
因地势平坦,东南环水,形似游鱼,故名。
2024年2月,渔溪洋村被确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对象。
2024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级版绿盈乡村名单公布,{标题}上榜。
2024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单出炉,渔溪洋村榜上有名。
渔溪洋村
溯堂前溪流域,数里平坦,东南环水,形似游鱼,渔溪洋因此得名,自宋代建村迄今已600余年,距镇政府驻地2.2公里,由下洋、上洋、大坑、小坑、青都五个自然村组成,系少数民族建制村,全村516户,总人口1863人,党员43人,有耕地面积1040亩,其中水田896亩,农田145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果树面积1400亩,茶园面积1800亩,林地面积5000亩,2024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5496元。
2007年6月渔溪洋村50户村民共同筹资100万元创办了苗木培育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现已带动200多户村民,年增加收入300多万元。基地主要培育高标准
1958年成立渔溪洋大队;20世纪60年代分成上洋、下洋、大坑三个大队;1967年合并称为渔溪洋大队;1969年小坑由泥洋大队分开,合并到李大队为坑洋大队;1984年改为渔溪洋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
渔溪洋村附近有福安白云山、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区、福安廉村、溪塔葡萄沟(福安溪塔村葡萄沟)、狮峰寺、天马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坦洋工夫、福安穆阳水蜜桃、福安葡萄、福安巨峰葡萄、穆阳线面、福安油茶油等特产,有福安平讲戏、畲族银器锻制技艺、闽东根雕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宁德畲族三月三节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