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江兜村 | 隶属:新厝镇 |
行政代码:350181115209 | 代码前6位:35018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1 | 邮政编码:350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A | 行政级别:村 |
明万历年间,世祖王严清携带五子从南安石鼻尾迁来,居住在兴化湾顶部的一个三面是海的皋上,原分为东皋、大皋、峰皋,因人口繁衍增多,将皋边小港堵填为田,致使连成一片,取名“江皋”。因村置西港口门亭西侧,三面环海,故又称“江兜”。
2024年12月,江兜村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批高级版绿盈乡村(乡镇)。
2024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江兜村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村。
2024年1月,江兜村被评定为福州市乡村振兴中高级版试点村。
2024年11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江兜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24年10月,江兜村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
江兜村是福清市著名侨乡,地处福清南大门新厝镇中部,面临滔滔兴化湾,与江阴港隔海相望,背靠巍巍草堂山,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村内传统文化氛围浓烈,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朱熹书院是新厝镇第二大古厝,始建于清朝,至今保存完好。全村总人口2560人,总户数750户,党员人数66人,下辖8个自然村(北片、企座、福山、三座厝、菜园、溪岑、石灰墩、山头顶)20个村民小组。村有耕地945亩,山地面积2360亩,滩涂面积2700亩,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16368元。
江兜古称江皋,其祖先王严清从南安迁来,至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文化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佛庵、大帝殿、朱子学院、明善寺等都是遗
文化旅游:
江兜昭灵庙位于新厝镇江兜村,年代为清代。2024年,江兜昭灵庙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属万安乡光贤里,有韶溪境、光贤境。
明属南下隅光贤里图3。
1943年属光贤乡江兜保,分12甲。
1950年属五区福山乡。
1961年成立江兜大队,属新厝公社。
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1992年撤乡改镇,亦随之。
江兜村附近有江兜昭灵庙、弥勒岩(瑞岩山)风景区、石竹山、福清天生农庄、一都后溪漂流景区、东壁岛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点,有福州茉莉花茶、一都枇杷、嘉儒蛤、渔溪龙眼、福清白对虾、紫菜海蛎饼等特产,有石竹山祈梦习俗、福清新厝车鼓舞、南少林宗鹤拳、福州软木画、马尾-马祖元宵节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