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凤埔乡 | 隶属:古田县 |
行政代码:350922204 | 代码前6位:350922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车牌代码:闽J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3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400人 |
人口密度:约3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镇驻地所在的村周围环山喻“五凤”,村前平洋谓“五凤落洋”,原称“凤窝”,后改为“凤埔”,故名。
古田县辖乡。1956年设凤浦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230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凤浦、平沙、漈头、苏砿、福全、峦垄、朱砿、官亭、西溪、镇边、东溪、北溪、旧镇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轧钢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兼产油柰、水蜜桃、柑橘。
2024年2月,福建省2018-2024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凤埔乡上榜。
2024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凤埔乡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1949年初属第二区(平湖),1953年另立第十区(凤埔),1958年归属平湖公社,1963年设凤埔公社,1984年改为凤埔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周围环山喻“五凤”,村前平洋谓“五凤落洋”,原称“凤窝”后改为“凤埔”,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多是黄土岗的山丘上,故名。1949年初属平湖区平沙村,1953年属凤埔区平沙乡,1958年改为平湖公社平沙大队,1963年为凤埔公社平沙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尾有条水坝,方言称“沶”与“际”同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苏氏居民建村于山墩中,故名。1949年属平湖区苏墩村,1953年属凤埔区苏墩村,1958年属平湖公社苏墩大队,1963年属凤埔公社苏墩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传说从前有一船支驶过此地,船上有客叫“翻船”,船家有迷信思想,怕不吉利,连叫“福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后门有一山峰直插村庄,形成一条龙山峦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古时前山,每到晚上经常可以看到象宝珠一样的发光体,因“朱”与“珠”方言同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旁道路上有一座路亭,故名。1949年属平湖区官亭村,1953年属凤埔区官亭村,1958年属平湖公社官亭大队,1963年为凤埔公社官亭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于溪流的西边,故名。1949年属平湖西溪村,1953年属凤埔区西溪村,1958年属平湖公社西溪大队,1963年为凤埔公社西溪大队,1984年改为凤…[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乡镇的边沿地带,故名。1949年后属平湖区镇边村,1958年属平湖公社镇边大队,1963年属凤埔公社镇边大队,1984年改今名。历史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前有一条溪由北流向东,故名。1949年初属平湖区东溪村,1953年属凤埔区东溪村,1958年属平湖公社东溪大队,1963年属凤埔公社东溪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平湖溪北侧,故名。1949年初属平湖区北溪村,1953年属凤埔区北溪村,1958年属平湖公社北溪大队,1963年属凤埔公社北溪大队,1984年改…[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后像鼓顶,方言谐音“旧镇”,故名。1949年属平湖区旧镇乡,1953年属凤埔区旧镇乡,1958年属平湖公社旧镇大队,1963年属凤埔公社旧镇大队,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