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音村 | 隶属:螺阳镇 |
行政代码:350521101210 | 代码前6位:35052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五音村,原称康边村,后以谐音“坑”字称“坑柄村”,后来以“五音石”命名为五音村。
五音村,距县城十二华里,地处崧洋山麓。原名“康边村”,后以谐音“坑”字,称之为“坑柄村”。后又因“五音石”命名为“五音村”。五音村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地理优越,环境优美,地处惠安中部偏东。四面环山,村落平地,犹如盆地。土地面积辽阔,人丁旺盛,是旅游观光度假的好去处。同时也是明代泉州郡享有三峰盛名之一的康朗的故乡。五音村本属惠邑东门外前康铺,由螺城镇公管辖,现属螺阳镇管辖。该村东邻大坪、奎坑,西界竿林、陈坑底、金山边,南毗邻前康、院东、后田,北连接尾透、刘厝。毗邻村落,互相尊重,邻里友好,和睦相处。五音村民,勤劳善良,民情纯朴,以农为主,以工为辅,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群
明、清时期属十七都前康铺,民国时期属螺城镇五音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二区(涂寨)、洛阳区五音乡。
1958年起先后属红旗公社、城关公社、螺阳公社置五音大队,1985年改设为螺阳乡五音村委会。
五音村附近有崇武古城、惠安洛阳桥、净峰寺、华光文博园、潮乐村、陈金城陈伯达故居等旅游景点,有惠安石雕(影雕)、惠安余甘果、崇武鱼卷、惠安紫山余甘、洛阳鲫鱼、小岞鱿鱼干等特产,有惠安女服饰、惠安南派布袋戏、惠安木雕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惠安)、永春纸织画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