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内村 | 隶属:小岞镇 |
行政代码:350521113205 | 代码前6位:35052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后内村,“里”是古代一种居民组织,时小岞设有二个里,一前一后,在前边称前里,在后边称后里。但“里”字另一种用法是裹(内,内部),因“里”、“裹”的方言都叫“内”,后来为了书写方便,把后里改写为“后内”,故名。
2024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后内村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惠安县小岞镇后内村委会概况
宋代参知政事李文会晚年归居于此,因地处小岞半岛北部,前内之后,故称为后里。因当地方言里叫内,故书写为后内,故称为后内村。 明、清属三十一都黄坑铺。民国属净峰乡后内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三区、四区后内乡、东岭区小岞乡。1958年起先后属飞跃公社、小岞公社、净峰公社置后内大队。1961年折新桥另置一大队。1984年又折螺山大队。1985年改设为小岞乡后内村民委员会。 后内村位于湄洲湾南岸的泉州市惠安县小岞北部海湾畔,北部临海,三面依邻村,东邻南赛新村,西邻螺山村,南邻新桥村,距斗尾港区7公里,境里交通路经小岞镇区,然后通往县道。全村共有928户,人
李文会府宅旧址位于小岞镇后内村,时代为宋-现代。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清初重修,1997年重建。坐东北朝西南,两进三开间带护厝,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450平方米。硬山式燕尾
明、清时期属三十一都黄坑铺。
民国时期属净峰乡后内保。
1949年冬起先后属三区、四区后内乡、东岭区小岞乡。
1958年起先后属飞跃公社、小岞公社、净峰公社置后内大队。
1961年折新桥另置一大队。
1984年又折螺山大队。
1985年改设为小岞乡后内村民委员会。
2000年撤乡改设镇改为小岞镇后内村民委员会。
后内村附近有李文会府宅旧址、崇武古城、惠安洛阳桥、净峰寺、华光文博园、潮乐村等旅游景点,有惠安石雕(影雕)、惠安余甘果、崇武鱼卷、惠安紫山余甘、洛阳鲫鱼、小岞鱿鱼干等特产,有惠安女服饰、惠安南派布袋戏、惠安木雕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惠安)、永春纸织画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