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伊家乡

地名:伊家乡隶属建宁县
行政代码:350430201代码前6位:350430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98 邮政编码:365000
车牌代码:闽G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11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408人
人口密度:约4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辖地伊家湾(原名俞家湾)墟场名达四邻而取名。

基本介绍:

建宁县辖乡。1950年属均口区。1958年属均口公社,1972年建伊家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7.5公里。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1.3万。通公路。辖伊家、澜溪、沙州、陈家、双坑、东风、笔架、隘上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莲藕、豆类。

荣誉排行:

2024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伊家乡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伊家乡2012—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澜溪窑址

澜溪窑址位于建宁县伊家乡兰溪村,年代为宋至元。烧造于宋、元时期,分布面积约70万平方米。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发现。2024年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2100平方米,揭露龙窑窑炉、作坊、废

都上红军医院旧址

都上红军医院旧址位于建宁县伊家乡伊家村半山3号至5号间。1934年5月建宁县城失守后,红军撤到建宁县西南、西北的均口、伊家、里心、黄埠、客坊等地,在这办起红军后方医院救治伤员。都上红军医院旧

历史沿革:

宋、元朝属西乡,明代属南区、清代属南乡。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苏维埃时期属澜溪区苏维埃,1934年5月属闽赣省新设立的闽赣省直属均口特区,8月划归闽赣省彭拜县,此间闽赣省领导机关驻都上保(今伊家乡驻地)。

1934年起属第三区。

民国30年起属丰安乡。

解放初属第三区人民政府。

1958年属均口人民公社,1972年由均口划出伊家等7个大队成立伊家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伊家乡人民政府。

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
伊家村

伊家村位于闽西北山区建宁县伊家乡政府所在地,村部海拔400米,全村21个村民小组,28个自然村,728户,2995人口。有0党员52人,全村林地面积2…[详细]

兰溪村

兰溪村地处伊家乡北部,与均口镇、溪口镇毗邻,距乡镇府所在地5公里,距县城22公里,属贫困老区村。 [村落与村民 ] 全村辖有15…[详细]

沙洲村

沙洲村位于伊家乡西北部,东与兰溪村相临,南与陈家村交界,西与黄埠乡竹薮村连接,北与里心镇双溪村滩角村相通。全村辖有257户,1057个人口,分布于8个…[详细]

陈家村

陈家村是革命老区村之一,地处伊家乡西北部与黄埠乡毗邻。距乡政村所在地10公里,是伊家乡最边远偏僻的一个贫困行政村,全村辖有8个村民小组,分散居住在四个…[详细]

双坑村

双坑村地处伊家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约10公里,与黄埠乡毗邻。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辖有11个村民小组,分散居住在6个自然村,共有农户375户,人口…[详细]

东风村

东风村地处伊家乡西南部,与黄埠乡 山下村毗邻,村部所在地距离乡政府约5公里,是个典型的山区村,也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在中央苏区时期,天井平(东风) …[详细]

笔架村

笔架村距县城36公里,距伊家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与宁化县安远乡东桥村、红山村、后溪村毗邻。作为革命老区基点村,该村涌现了以陈纲、陈品行、陈真元、肖怀女…[详细]

隘上村

隘上村地处建宁县南部,距县城36公里,与宁化县安远乡、本县均口镇交界,是革命老区;辖区内干线公路6.5公里已经硬化,全村辖区6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详细]


以下地名与伊家乡面积相当:
到伊家乡必去著名景点

伊家乡相关名人

伊家乡特产与美食
伊家乡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建宁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