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盛光社区 | 隶属:集美街道 |
行政代码:350211001006 | 代码前6位:35021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2 | 邮政编码:361000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车牌代码:闽D | 行政级别:社区 |
位于集美街道中东部,以辖区内盛光路得名。
盛光社区隶属集美街道,东起京闽北海湾、西至石鼓路、南起集岑路、北至集源路,面积0.525平方公里,总户数2358户,总人口8724人,其中常住人口5589人,外来人口2135人。
盛光社区于2007年率先在集美街道成立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现有120名党员。
社区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委员会、健全了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有老年协会、计划生育委员会、计生协会等组织,有社区“五老”志愿者队伍、青少年志愿者队伍、巾帼志愿者队伍、“绿色社区”志愿者队伍、环保监督员队伍等。社区设有党总支部工作室、居委会工作室、群团组织工作室、警务室、市民学校、老年学校
清末属浔尾保。
民国年间先后属集美乡浔尾保、集美保。
1953年11月划属郊区集美镇(1958年10月改集美公社,1962年复名)第二、第三大队(1959年改蔬菜农场、水产养殖场,1970年恢复大队)。
1976年属第二、第三大队和第二、第三居委会。
1984年l0月属第二、第三居委会。
1991年第二、第三居委会改郭厝、大社居委会;同年5月置盛光居委会。
2001年改属集美街道。
2003年塘盛整入盛光社区。
盛光社区附近有集美嘉庚园、厦门市园博苑、厦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集美鳌园、南顺鳄鱼园等旅游景点,有土龙汤、海蛎煎、新村琯溪蜜柚、花生汤、赖厝埕扁食、厦门鱼松等特产,有闽南童谣、大使公信俗、厦门歌仔说唱、厦门漆线雕技艺、同安南音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