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营边村 | 隶属:池店镇 |
行政代码:350582107222 | 代码前6位:350582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根据晋东县志记载及山头陈氏宗联谊会提供的情况,营边村系从现有的西园办事处仕头社区山头自然村移居繁衍而来的,那时村东有一个废弃的军营(封建王朝军队驻守的营地),后来逐渐成为乞丐聚居之地,而称乞丐营。然而,村里从山头移居过来的先祖选定距营地(乞丐营)旁约500米左右的地方定居,故称村名营边。
晋江市池店镇营边村位于镇西线片3公里处,属晋东平原西部,九十九溪从村前穿越而过,324复线贯穿东西走向,泉三高速公路入口近在边缘,村落南北座向与泉州经济开发区连成一片,东与仕春村委会冷水井自然村连接一起,东南与西园办事处小桥社区相毗邻,西与茂厝村委会接壤,西南与磁灶镇坝头村委会交界上辖营边自然村一个,设营边村委会,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225户988人,耕地面积496亩。
【地名含义】根据晋江县志记录及山头陈氏宗联谊会提供得情况,营边村系从现有得西园办事处仕头社区山头自然村移居繁衍而来,那时村东有一个废弃的军营(封建王朝军队驻守的营地)后来逐渐成为“乞丐”聚集居的地方,故称“乞丐”
明、清时属泉州南门外三十二都管辖,民国33年(1944年)属碧山乡福居保(即原张林区公所)。
建国后的1956年属紫湖乡紫南乡(包括:园板、张园、塘头、湖盘、缺井、前店、屿崆、屿尾、上砂、茂厝、营边等自然村),后又划规紫湖区春湖乡(包括:泮湖、旧铺、新铺、后岭、营边、茂厝等自然村)。
1958年划规晋江县磁灶公社坝头大队(包括:坝头、曾坑、溪头、小桥、杜卑厝、屿崆、屿尾、上砂、茂厝等9自然村)。
196
营边村附近有安平桥(五里桥)、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灵源山旅游景区、围头湾、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围头村等旅游景点,有安海土笋冻、晋江胡萝卜、深沪虾仁干、深沪花生、深沪糖芋、深沪鱿鱼干等特产,有柯派高甲戏、安海嗦啰嗹习俗、元宵节(闽台东石灯俗)、晋江布袋木偶戏、潘山庙宇木雕、晋江灯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