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白山村 | 隶属:东石镇 |
行政代码:350582104213 | 代码前6位:350582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大白山村号称玉峰。因东北方有一座山。叫石刀山,主峰由白色半透明的石英石和云母石构成,奇石嶙峋,条条山根裸露,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鱼鳞闪亮发光、白玉吐芳,故称大白山,村即以此得名。
2024年12月,大白山村入选2024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单(胡萝卜)。
大白山村地域广阔,位于东石镇西部,距镇区9公里,达群水库东侧,东靠周坑村,南接坑园,西临许西坑村,北毗苏厝村,是东石镇的边缘山村。辖大白山、曾厝、小白山、下厝许、草洪塘、西行6个自然村,户籍人口约4700人,约1105户,连外来务工人员共近6000人,分19个村民小组。面积3方公里,地2361亩(水田50亩、农地2311亩)。农作物有甘薯、大小麦、花生等。村为“基本实现小康村”。
宋重和二年(1119年),剑州杨时南游于此,见山麓花草芬芳,景色宜人,作诗赞许,诗中有“大白山庄”句。遂命本村名为“大白山”。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杨时之孙杨臣应募而造安平桥,初居安平,后卜居大白山。
宋为安仁乡仁和里管辖。
明、清属九都(其中草洪圹村属九都,曾厝村、小白山村属十都,下厝村、西行村属九都)。
1944年属东石区蓬山保。
建国后1950年至1952年属东石区蓬山乡;1955年3月3日正式成立玉峰乡人民政府;1961年属东石公社大白山大队;1984年属东石镇大白山村委会。
大白山村附近有安平桥(五里桥)、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灵源山旅游景区、围头湾、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围头村等旅游景点,有安海土笋冻、晋江胡萝卜、深沪虾仁干、深沪花生、深沪糖芋、深沪鱿鱼干等特产,有柯派高甲戏、安海嗦啰嗹习俗、元宵节(闽台东石灯俗)、晋江布袋木偶戏、潘山庙宇木雕、晋江灯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