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深圳村 | 隶属:内坑镇 |
行政代码:350582109224 | 代码前6位:350582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该地位于九十九溪南岸的地势较为低洼处,因九十九溪一支流经村西北流入溪,村前有一引溪水灌溉之水圳,水流常年清澈见底,故旧称为清浚。后因方言谐音而演化为深圳。村委会以驻地自然村深圳得名。
2024年12月,福建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深圳村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村。
深圳村始名清浚。因村前有一条水圳,长年水清澈透底而得名,后因闽南语谐音得名深圳。
深圳村始于明末年间,原属泉州府南门外四都,建国后隶属安海镇天亮乡,1960年建制深圳大队,1964年与白垵合并为天亮大队,1984年12月由天亮大队拆出自成深圳村委会,隶属内坑镇。
深圳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内坑镇政府驻地西北三公里。东至在建福厦铁路泉州南站物流区,西邻白垵、湖内村,南与潘厝、石湖潭毗连,北与吕厝隔晋江九十九溪相望。 土地面积为2.27平方公里,辖深圳、内林、井上三个自然村,十四个生产小组,村落总1021户、人口为4256人,是内坑镇人口第一大村,村委会设于深圳。
村设党总支部委
宋为开建乡务本里管辖。
明、清属泉州府南门外四都。
民国33年(1944年属亲民乡祥安保。
建国后,1956年属内坑区天亮乡,1961年属内坑公社深圳大队;1964年属内坑公社与白垵合并为天亮大队,1984年12月属内坑乡由天亮大队拆出自成深圳村委会;1992年改为内坑镇深圳村委会。
深圳村附近有安平桥(五里桥)、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灵源山旅游景区、围头湾、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围头村等旅游景点,有安海土笋冻、晋江胡萝卜、深沪虾仁干、深沪花生、深沪糖芋、深沪鱿鱼干等特产,有柯派高甲戏、安海嗦啰嗹习俗、元宵节(闽台东石灯俗)、晋江布袋木偶戏、潘山庙宇木雕、晋江灯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