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塘社区 | 隶属:新塘街道 |
行政代码:350582005001 | 代码前6位:350582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社区 |
沙塘原名沙堤,因古时地处海滨,海沙堆积成堤,故名。南宋绍兴年间,状元梁克家在沙堤地域倡筑陂塘,故又名沙塘。
沙塘(古称沙堤)位于晋江市东南部,晋江流域下游,属丘陵平原地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北濒海,地势南高北低八成地域为平原,自宋、元、明、清划里分都以来,村界、道路、区域分明,面积约四平方公里,村东与杏田村,南湖村接壤,西靠晋江机场,南临后洋村,北距西滨村一沟之隔西北部紫帽山逶南下,余脉有罗裳、灵源、灵秀诸峰蜿蜒十余里入吾村,惜一九五四年,建设晋江机场时,移山填塘。村之东有碧山,高耸圆顶,古松苍秀,也是罗裳山余脉,立碧山之巅,可远望落霞孤鹜,海天一色,元末王氏太始祖翰公入晋时寓居于碧山,从此开基沙塘王氏,是吾村王氏发祥胜地。村西有西山,建王氏大宗祠。全村大小池塘十余处,交通四通八达,特别是改革开放
沙塘自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列入晋江县版籍。
宋代属晋江县安仁乡聚仁里。
元、明、清属晋江二十六都。
1934年属晋江县一区,时设沙堤保,1941年属晋江县一区罗裳乡,1944年属晋江县一区大同乡,新中国成立后属晋江县梧林区,1955年属晋江县罗山乡,1958年乡改为人民公社,属罗山公社沙塘大队;1984年人民公社改为乡管委会属罗山乡沙塘村委会;1992年晋江县撤县换市,改为罗山镇沙塘村委会;200
沙塘社区附近有安平桥(五里桥)、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灵源山旅游景区、围头湾、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围头村等旅游景点,有安海土笋冻、晋江胡萝卜、深沪虾仁干、深沪花生、深沪糖芋、深沪鱿鱼干等特产,有柯派高甲戏、安海嗦啰嗹习俗、元宵节(闽台东石灯俗)、晋江布袋木偶戏、潘山庙宇木雕、晋江灯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