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梧宅村 | 隶属:河市镇 |
行政代码:350504102219 | 代码前6位:35050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因以前大部分为吴氏村民,故称吴宅,后其他姓氏迁入,“吴”与“梧”谐音,故名。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村名单发布,梧宅村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村名单,梧宅村榜上有名。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村,梧宅村榜上有名。
河市镇梧宅村在镇驻地南向4.1公里,东至溪头村,西至琯河公路北霞溪村,南双阳前洋北与林坑村交界,是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一大行政村,位于河市镇南部,在泉州市区通往罗马河主干道万虹公路之侧,东与溪头村接壤,西与霞溪村交界,北连浮桥村至河市镇区3公里,南邻双阳社区距泉州闻名的旅游景区清源山10公里。据传,很早以前这里的居民,都姓吴,称为吴宅,后因战乱曾一度废村若干年后,其他姓氏搬来这里定居,他们忌讳用吴字命村名,便改为;“梧宅”驻地在后埕。清朝为泉州府晋江县四十一都玉泉乡吴宅社,民国期间为晋江县河市区梧宅乡,解放初,本大队为河市乡团结区,1961年因体制下放,由梧宅大队再分出下堡等三个大队,合作化时为
清代为泉州府晋江县四十一都玉泉乡吴宅社;民国时期为晋江县河市区梧宅乡;新中国成立初属河市乡团结区;农业合作化时期为河市乡梧宅耕作区;1961年由梧宅大队析出下堡等三个大队;人民公社化时期属河市公社梧宅大队;1984年改为梧宅村,设梧宅村委会。
梧宅村附近有仙公山、虹山村、后深溪漂流、仰恩大学、惠女水库水利风景区、晋南永游击大队攻打国民党大罗溪乡公所战斗旧址等旅游景点,有河市槟榔芋、肉夹包、伤补酒、牛肉羹、面线糊配油条、清真牛肉锅点等特产,有俞家棍、泉州十音铜锣锻制技艺、泉州妆糕人制作技艺、陈三五娘传说、洛阳桥传说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