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山后村 | 隶属:眉山乡 |
行政代码:350583200213 | 代码前6位:35058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山后村,即村民在明朝时期由安溪迁移定居于大幕山后,故名。
2024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山后村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村。
山后村距南安市区有30公里,在眉山乡驻地东南部2公里,东部与金淘镇文山村交界,西部与眉山乡前进村相邻,南部与观山村接壤,北部与田内村相连。山后村委会设在下厝,聚落在大幕寨东麓山谷间,呈半月形分布,有下厝、摈抛垄、碣下等3个自然村,有11个村民小组,186户950人。耕地面积412亩,山地面积3130亩,主种水稻、甘薯,山地种植有马尾松、速生林、茶叶。有学校、卫生室各一所,公交站一座。山后村道横贯乡里,连接南眉公路。交通、电力、电讯、广电网络四通八达。
山后村民在明朝年间由安溪迁移定居于大幕山后,故村定名“山后”。 原属泉州府南安县二十四、五都顶山后,民国年间与南湖同为山南保,解放后称山后
原属泉州府南安县二十四、五都顶山后;民国时期与南湖同为山南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山后村;1958年立名山后大队;1984年改为山后村委会。
山后村附近有南安郑成功纪念馆、凤山寺、叶飞故里、灵应风景旅游区、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观山村等旅游景点,有蓬华芥菜、泉州龙眼、南安石亭绿、曙光甘薯、石亭绿茶、蓬华脐橙等特产,有南安英都拔拔灯、广泽尊王信俗、南安蛇脱壳古阵法、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南安)、永春纸织画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