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斗村 | 隶属:水头镇 |
行政代码:350583119217 | 代码前6位:35058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文斗村,因地形似“五凤纳斗”,取名凤斗,后因方言谐音改称文斗,故名。
文斗村位于水头镇政府驻地的西北部6.6公里处,石壁水库的下游,东南高田山环抱,西南熊山耸立,凤巢山脉婉延於西北,石壁水库溪流经村北奔流入海,三面环山,中间呈现一片平原,南岭公路贯穿全村,形如“五凤纳斗”故取名凤斗,后谐音变为文斗。文斗村始袒,黄公安聚,本名驰复,相传宋末初时安聚公为避乱栖息云古(元代文斗地名),勤奋持耕,仁德闻名,觉得四方邻里爱护,决心在此札根安聚,运今经历了七百多个春秋,繁衍二十五代,而今海内外子孙一万二千多人,是水头镇一个人口大村。原属三十六、三十七都,民国年间,全村划分为文东、文西、文中三个保,辖于门江店联保。1949年解放后成立文斗乡,1956年成立农业社村,为纪念革命
原属三十六都、三十七都;民国时期划分文东、文西、文中三保,属门江店联保;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成立文斗乡;1956年成立农业社,后为纪念革命烈士黄英文同志,改名为英文农业社;1961年划分为文东、文中、石东、南斗四个大队;1965年合并为文斗大队,“社教运动”期间又把文斗周围几个大队(即新营、呈美、邦岑、星辉、曾岭)合并,称文斗小公社,属文斗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间成立革委会;1984年改为文斗村
文斗村附近有南安郑成功纪念馆、凤山寺、叶飞故里、灵应风景旅游区、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观山村等旅游景点,有蓬华芥菜、泉州龙眼、南安石亭绿、曙光甘薯、石亭绿茶、蓬华脐橙等特产,有南安英都拔拔灯、广泽尊王信俗、南安蛇脱壳古阵法、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南安)、永春纸织画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