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曾家背村 | 隶属:曹坊镇 |
行政代码:350424104214 | 代码前6位:3504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8 | 邮政编码:365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G | 行政级别:村 |
原称温家背,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温、杨二姓开基,名温家背;后曾姓六十三世祖曾宏贵从社甲里迁入新建祖祠,温、杨二姓没,曾姓发迹,改名曾家背。
曾家背村是曹坊镇最偏远的高山村,东邻安乐丁坑口村、城南上坪村,西接方田乡南城村,南与曹坊镇南坑村接壤,北与城郊乡都寮、李七村相接。全村有6个自然组,散落地分布在深山中。全村共有村民566人,129户,其中劳动力368人,共有党员25名,绝大部分村民在十几年前开始举家外迁,现在仍居住在本村6个自然村组的村民仅有120人左右。全村耕地面积856亩,山林面积9956亩,其中用材林面积5468亩,经济林面积856亩,毛竹林面积2144亩,联营林面积678亩,未利用地239亩。为充分利用我村山林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我村已成立笋竹专业合作社,形成我村笋、竹集中销售模式。
曾家背村与南坑村、宝丰村、坪上村、官地村、黄金进村、根竹村、三黄村、滑石村、黄坊村、罗溪村、下曹村、上曹村、曹坊社区、石牛村相邻。
在明朝年间,由温、杨二姓开垦,村名为温家背,后曾姓六十三世祖从社甲里迁入,温、杨二姓没落后,曾姓发迹,改名为曾家背。
民国初年属龙上里一都。
1932年“二战”时期成立过苏维埃政府。
1935年属方田乡南城保。
1949年至1951年属治平第七区南城乡,1952年至1953年属方田第八区南城乡,1954年至1956年属曹坊第十区南坑乡,1961年属曹坊工委南城公社为曾家背大队,1966年属曹坊公社为曾家背
曾家背村附近有宁化客家祖地、泉上土堡战斗遗址、天鹅洞群、泉上土堡战斗延祥阻击战指挥部旧址、宁化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暨中共宁化县委、宁化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凤山街等旅游景点,有河龙贡米、宁化米仁、宁化牛角椒、孔坑茶、淮土茶油、宁化薏米等特产,有木活字印刷术、祭祖习俗(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宁化古游傩、宁化客家山歌、世界客家祭祖大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