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塘后村 | 隶属:熙岭乡 |
行政代码:350923203212 | 代码前6位:35092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J | 行政级别:村 |
村前有个佛堂,取名“堂后”,后改为塘后,故名。
2024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名单公布,{标题}上榜。
2024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塘后村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4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塘后村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村。
2024年4月,塘后村获评为2024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
2024年2月,福建省2018-2024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塘后村上榜。
塘后村地处屏南至宁德(甘虎线县道)旁,是熙岭乡交通最方便的行政村之一,全村总户数131户,人口626人,人均收入3670元。平均海拔900米,年均气温19℃,靠山面田,村前是千亩良田,塘后溪在村前穿过,地理环境条件优越。是熙岭乡银耳、香菇、雪茸生产示范基地。近几年来,我村人居环境有所改善。厅堂水泥化工程已建设完成,自来水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电网改造全面铺设,已全线开通广播有限电视网络,电话工程已全线开通。教育环境和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2005村道硬化工程完工,今年还计划在全乡率先建设农村沼气节能项目。
我村是2002年屏南县村党支部公推直选的试点村。村支部书记连任至今,并
解放初属第二区梨洋乡塘后村。
1958年为熙岭公社塘后大队。
1984年改熙岭乡塘后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
塘后村附近有白水洋鸳鸯溪、南山漈、闽东北廊桥、屏南文庙、后龙古建筑群、宜洋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屏南老酒、屏南米烧兔、屏南李、一捧雪、屏南夏香菇、鹫红工夫红茶等特产,有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屏南平讲戏、屏南四平戏、屏南双溪铁枝、甘国宝传说故事、红粬黄酒酿造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