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钟厝村 | 隶属:山腰街道 |
行政代码:350505001208 | 代码前6位:35050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因“厝”汉语即为“停柩”,引中为停枢的地方,是先祖早年开家发业之地。据安溪善坛钟氏族谱记载:钟可仰公于嘉靖六年移居惠安海乾开基,遂以姓加厝为名,取名“钟厝村”。
2024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钟厝村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钟厝村简介
钟厝村地处山腰街道西南端,与惠安辋川接壤,是个少数民族村。全村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亩左右,辖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725户,常住人口6011人,其中,钟姓少数民族人口5000人。村两委成员8人,党员总数151人,小学1所,中学1所,幼儿园3所,卫生所5所。
钟厝自明朝嘉靖六年(1527)由安溪善坊三房可仰公移居惠安海墘开祖以来,历经400多年,传22代,其主要经济收入以农耕及海产收入为,从农耕文明逐步向工业文明转化历经200多年的风风雨雨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全村已有国营退休盐工620名,在职盐工484名,村民经济收入相对稳定,衣、食、住、行等都得到较大的
自明嘉靖六年(1725)由安溪迁徙至今已482年,明末清初以农耕和浅海滩涂为谋生来源,属惠安县福山铺;据《惠安盐志》记载,清乾隆六十年(1795)奉部赦免:“海水冲坍,山腰钟厝……六乡田地1.25平方千米,改筑盐埕10.63平方千米。
”钟厝先民遂以晒盐为主要经济收入,1936年设立山腰盐场公署,钟厝村隶属钟厝盐务所管辖(18坨-23坨);1949年8月18日山腰盐场公署起义投诚共产党接管山腰盐场为
钟厝村附近有红星生态园、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吴敦仁烈士墓和纪念碑、中共惠安特支和涂岭农民协会、涂岭农民自卫军、惠安工农革命军驻地遗址、坑内山、陈平山烈士墓和纪念碑等旅游景点,有涂岭龙眼、泉州花灯、涂岭猪脚、泉港涂岭卤猪脚、东璧龙珠、泉港浮粿等特产,有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打城戏、泉州北管、永春纸织画、蟳埔女习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