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云山村 | 隶属:溪口镇 |
行政代码:350823112201 | 代码前6位:35082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7 | 邮政编码:36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F | 行政级别:村 |
历史上称雷头山,因地势高,海拔900多米,经常云雾绕山,如在云雾之中,故改称云山。
2024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云山村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村。
云山村,又名犁头山。因地质灾害,该村是省重点扶贫村,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全村搬迁到大洋坝兰田建乾兴新村和石铭崩蓬下建云福新村。两处新村有3个村民小组,共有105户,406人,山林面积6500亩(其中竹林面积3500亩),原有耕地面积630亩,多是山地低产田。
云山村民历来以管山为主,造土纸为生。村两委干部引导村民利用云山老的山地田园,建立毛竹垦植基地,大量种植反季节蔬菜,引进外商来云山开发山地企业,创办大型山地养鸡场。想方设法争取外援,筹集资金,实施村道、路灯、饮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效。2006年,云福新村被评为文明村。
云山村与石铭村、锦坊村、当丰村、陈屋村、大洋坝村、三溪村、双华村、大丰村、大厚村、大连村相邻。
清代属胜运里;1929年土地革命时期石铭乡苏;民国时设甲,属第二区石铭保;1949年解放初设云山村农会分会,属第五区;1953年属星太区;1956年属石铭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设生产队称爱国人民公社(社址设在太拔);1959年改称大和公社石铭大队;1960年属太拔公社石铭大队;1961年称太拔工委溪口公社石铭大队;1965年溪口公社和大洋坝公社合并为大洋坝公社,仍称石铭大队;1968年称五
云山村附近有龙岩市古田旅游区、古田会议旧址、才溪乡调查旧址景区、梅花山·华南虎园、毛主席纪念园、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有上杭槐猪、上杭乌梅、杭晚蜜柚、上杭萝卜干、下都沙田柚、南阳糍粑等特产,有闽西(上杭)傀儡戏、龙岩田公元帅信俗、上杭女子五枚拳、上杭龙灯舞、上杭竹雕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