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锦江村 | 隶属:蚶江镇 |
行政代码:350581102202 | 代码前6位:35058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锦江,即古时境内有一私塾先生,临江兴办私塾,取“晋江”为名,后沿用“锦江”之称,又因大部分村民姓纪,故又称“纪厝”,故名。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部,三面临海,东接蚶江,村舍呈带状聚落。传说古时有一个私塾先生临江兴办私塾,取“锦江”为名,后村落沿用锦江之称。该村原属蚶江。1958年公社化后,始从蚶江大队析出设立锦江大队。人口2570多人,居民以讨小海及海上养殖紫菜、鳗苗为业,也有一部分人经营海上运输业。因大部分村民姓纪,故又称“纪厝”。纪姓系明朝初年从东垵迁徙而来。清乾隆年间蚶江鹿港对渡后,又有许多人迁居台湾等地。
元代捐资重建六胜塔的富商凌恢甫即锦江人。凌恢甫在蚶江的府第,人称“五落大厝”(五进)。清迁界时被毁,后几经变迁,原址建为民房,至今尚遗留一些建筑遗物,还有“五落大厝巷”地名。凌恢甫生前除重建六胜塔外
宋属安仁乡江阴里,元、明、清属二十三都,民国属四区石狮区蚶江乡,1949年属永宁区,1952年属双湖区,1956年属莲塘区蚶江乡,1958年公社化后从蚶江大队拆出设立锦江大队,1984年改称锦江村委会。
锦江村附近有宝盖山风景区、石狮姑嫂塔、朝天寺、泉州港古建筑、虎岫禅寺、六胜塔等旅游景点,有永宁太平洋牡蛎、古浮紫菜、甜粿、石狮甜粿、安海捆蹄、红膏蟹等特产,有端午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姑嫂塔传说、石狮灯谜、泉州笼吹、泉州刣狮、泉州踢球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