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灵岩村 | 隶属:岩前镇 |
行政代码:350824102201 | 代码前6位:3508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7 | 邮政编码:3640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闽F | 行政级别:村 |
原名南安茶场,为茶税,稽征之所。境内有南岩山洞,形如狮子,称狮岩,在狮岩前面,故称灵岩。
灵岩村位于岩前镇政府所在地,是岩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西北面与本县象洞、十方、中赤接壤,南邻广东蕉岭,交通便捷,国道205线、永武高速公路贯穿其中,是多个省市县重点项目落户村和重要的建设生产基地。全村共有9个自然村,37个村民小组,1373户5099人,党员165人。全村共有耕地1667亩,人均耕地0.34亩,全村山林面积6567亩。2024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4182.7万元,村财年收入约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80元。主要农产品:马铃薯、烤烟、大豆、李子等;村内资源:石灰石、白云石;村内的企业:飞龙水泥有限公司、福建塔牌水泥有限公司、武平通用建材有限公司。年平均气温17—19
2024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灵岩村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4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灵岩村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村。
2024年8月,灵岩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文化旅游:
均庆寺位于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占地面积640平方米,由三宝殿、庭院、钟楼、仙佛楼组成。三宝殿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仙佛楼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寺内保留“
灵岩道南楼位于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1941年建,坐东北朝西南,二层合院式方形楼房,土木结构,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前、后楼各五间,两侧厢房各三间房屋和二间楼梯,以环廊相连,均三合土墙体承檩,
岩前淇澳园位于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年代为清。钟姓松岩公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仿明代画家夏杲作的《淇澳图》设计建造。园林式书院,背山面水,占地面积5230平方米,建筑面积3735平方米。建
明设岩前里岩门,崇祯年间,为防寇在此筑岩前城。
民国时期设迎安、城安、翠丰、城东四个保,初属岩前区,后为岩前镇。
建国初,设灵岩村,1952年为岩前镇,均属岩前区。
1955年属岩象区,1958年撤区并乡属岩前乡,人民公社化后设灵岩大队,1961年分为新岩,岩西二个队,1964年,仍合称灵岩大队,1984年成立灵岩村委会,属岩前镇,地名沿用至今。
灵岩村附近有均庆寺、灵岩道南楼、武平狮岩、千鹭湖景区、梁野山风景区、武平文博园等旅游景点,有武平仙草、武平西郊盘菜、龙岩沉缸酒、武平绿茶、武平芙蓉李、武平青皮冬瓜等特产,有武平民俗绝技、闽西客家元宵节庆、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闽西客家春耕习俗、闽西(上杭)傀儡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