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董邦村 | 隶属:曹溪街道 |
行政代码:350802006213 | 代码前6位:350802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7 | 邮政编码:36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F | 行政级别:村 |
原董姓族人最先到此定居创业,故名。
董邦村位于曹溪镇东南部,距集镇中心3公里,属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的平原村,是革命基点村。全村188户,567人,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党员29人,其中女党员 5人。全村总面积3100亩,其中耕地440亩,林地1285亩,人均耕地0.9亩。
董邦村按照建核心、抓中心、聚民心的工作思路,群策群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开始走上小康之路。2003年,村财收入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25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建立了多片的水稻、花生、蔬菜新品种示范片,依靠科技增农收入。企业不断壮大,办好水泥厂、机砖厂、龙圆铸造厂,引进了江顺水电站、闽西丰力粉碎机械有限公司
中共龙岩临时县委机关旧址——董邦小学位于新罗区曹溪街道董邦村小学(现为董邦幼儿园园址)内,始建于清末,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20平方米,系土木结构单层瓦平房,前后两厅,两侧回廊。天井处建有走廊
清代至民国初属东山社,民国18年(1929年)至21年间分别属东山、山马、南福曲苏维埃政府辖地。
民国22年后分别属曹溪联保、东安乡、曹莲乡。
解放初属西陈区石粉乡,1957年撤区并乡属溪山乡,1958年成立董邦大队属溪山公社,1959年划归城关公社,1960年又划归城郊公社,1961年后改属曹溪公社,1984年成立董邦村委会,属曹溪镇。
2024年属曹溪街道。
董邦村附近有中共龙岩临时县委机关旧址——董邦小学、龙岩龙硿洞、竹贯古村落、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志高神州欢乐园、新罗梅花山等旅游景点,有龙岩斜背茶、苏坂蜜柚、龙岩山麻鸭、新罗米粉干、沉缸酒、段母包饼等特产,有新罗静板音乐、龙岩咸酥花生传统加工技艺、龙岩适中盂兰盆节俗、龙岩什锦制作技艺、龙岩斜背茶传统制作技艺、龙门铁器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
张旭高(1903~1944年),又名昭明,字问鸥,曹溪乡董邦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13年(1924),在集美学校参加组织龙岩留学集美学生会和新龙岩季刊社,出版《新龙岩》刊物。在反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