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何家陂村 | 隶属:小池镇 |
行政代码:350802106211 | 代码前6位:350802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7 | 邮政编码:36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F | 行政级别:村 |
相传有何姓人家先来此定居,500多年前搬往大池竹何村,又因村头有条溪流绕过,在溪中建有一座小水坝,故名。
2024年11月,何家陂村被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4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何家陂村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4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何家陂村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村。
何家陂村位于集镇所在地,距小池仅100米,人口270人,下辖2个村民小组,是我市何家陂水库的移民新村,这里统一标准的农民住宅小区是龙岩少有的精品新村,何家陂水库建成后,有大面积的环库土地有待开发。
何家陂村与黄斜村、牛眠石村、京源村、赖邦村、璜溪村、山美村、汪洋村、卓洋村、南山村、培斜村、兴贵村、儒芦村相邻。
解放前属小池乡,解放后何家陂与黄斜村合并为黄陂乡,1957年撤区并乡后属小池乡,1958年公社化后成立何家陂大队,属小池公社,1984年成立何家陂村委会。
该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何家陂村附近有龙岩龙硿洞、竹贯古村落、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志高神州欢乐园、新罗梅花山、闽西革命烈士陵园等旅游景点,有龙岩斜背茶、苏坂蜜柚、龙岩山麻鸭、新罗米粉干、沉缸酒、段母包饼等特产,有新罗静板音乐、龙岩咸酥花生传统加工技艺、龙岩适中盂兰盆节俗、龙岩什锦制作技艺、龙岩斜背茶传统制作技艺、龙门铁器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