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紫美村 | 隶属:介福乡 |
行政代码:350525202201 | 代码前6位:35052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乡中心区 | 分类代码:210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紫美村,即为怀念先祖紫云公,又赞赏此地山川秀美,故名。
2024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级版绿盈乡村名单公布,{标题}上榜。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村名单发布,紫美村上榜。
2024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紫美村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4年12月,2024年福建省森林村庄名单出炉,紫美村入选。
介福乡紫美村位于介福乡中部。本村与德化三班毗邻,距永春县城23公里,海拨560米,四面环山素称山谷平原。相传隋朝郑氏家庭从河南荣阳入闽定居莆田,历位六十四世,郑海公自莆田迁入永春县桃源桃星,即自荔入永为第一世祖,紫美郑氏系第五世祖(洪武年间),郑紫云公自桃星迁往介福豢养家禽家畜谋生,逐渐发展,繁衍子孙。为怀念先祖紫云公,又尊称赞赏此地山川秀美,后人称“紫美”,这个地名一直沿袭下来,解放后称紫美现村,人民公社化时代称紫美大队,后又恢复为紫美村。现全村共划分为9个自然角落,16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3773人,耕地1723亩,山地5050亩;环村公路5.5公里。本村设有党支部1个,党小组3个,现有党
文化旅游:
苦寨坑窑址位于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简介:青铜时代斜坡式龙窑,出土物以原始瓷器为主,少量陶器。器型有尊、罐、钵、豆、纺轮等,器物胎呈灰色或黄白色。窑址分布面积约35000平方米
据传隋朝郑氏家族从河南荥阳入闽定居莆田,历位六十四世,郑海公自莆田迁入永春县桃源桃星,即自荔入永为第一世祖,紫美郑氏系第五世祖(洪武年间),郑紫云公自桃星迁往介福饲养家禽家畜谋生,逐渐发展,繁衍子孙。
紫美村宋至清属二十都,1949年前属福阳乡紫美保,新中国成立后属第八区、第十一区紫美乡紫美村,1958年公社化时称紫美大队,为城关公社介福大队(连福东、龙津),1961年为介福公社紫美大队,1984年
紫美村附近有苦寨坑窑遗址、牛姆林生态旅游区、蓬壶百丈岩、永春雪山、乌髻岩景区、蓬壶仙洞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永春老醋、永春芦柑、永春佛手茶、金桔糖、永春闽南水仙、永春漆篮等特产,有永春纸织画、永春漆篮制作技艺、永春顺德堂老醋酿制作技艺、顺德堂、永春纸织画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