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川村 | 隶属:下洋镇 |
行政代码:350803102206 | 代码前6位:35080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7 | 邮政编码:36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F | 行政级别:村 |
一条山坑水从北向南于从中穿过,故称中坑,抗战时,由坑改为水流较大的川,便称中川。
2024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中川村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村。
2024年1月,中川村被认定为第三批福建省侨乡文化名镇名村。
2024年12月,中川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24年10月,中川村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
中川村位于下洋镇南部,离集镇1公里,是爱国侨领胡文虎的故里,著名侨村。全村现有779户2713人。中川文化底蕴深,曾涌现出“一门五进士”“三代四司马”“父子进士”等奇特的文化景观。近现代更是涌现出“六大名人”——“锡矿大王”胡子春,“万金油大王”、爱国侨领胡文虎,民国中央参政员胡兆祥,艺术大师胡一川,外交家胡成放,新闻女王胡仙;中川民间艺术多,中川“大锣鼓队”、元宵“迎花灯”等民间艺术形式在继承传统优秀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把乡土特色、客家风情和时代内容融合创新,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艺术个性。
中川土楼古村落,是永定土楼文化、侨乡文化的巅峰之作,是客家人文底蕴最深厚的典范,也是土楼人家崇
中川胡氏家庙位于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又名安定堂,明万历十二年(1584)建。占地面积4847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结构。庙内壁画众多,木雕精美;庙外旗杆林立,气势恢宏。2009
虎豹别墅位于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1946年著名侨领、“万金油大王”胡文虎所建。占地面积2730平方米,混凝土结构,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1991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1956年为中川乡,包括中坑村、下赤坑、科坪里。
1956年撤区开乡时改为中川管理区。
1958年成立公社,中川管理区为中川大队,1984年改为中川村民委员会至今。
中川村附近有中川胡氏家庙、永定虎豹别墅、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高北土楼群(土楼王景区)、洪坑土楼群(民俗文化村)、龙岩天子生态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永定红柿、永定巴戟天、永定菜干、永定六月红早熟芋、永定美蕉、永定万应茶等特产,有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中医养生(永定万应茶)、永定客家土楼楹联、龙岩山歌、闽西客家元宵节庆等民俗文化。
胡焯猷(清雍正乾隆年间人),字瑞铨,号仰堂,下洋镇中川村人。例贡生,通医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统一台湾后,随即制定了薄赋招垦台湾的政策,“令各府商民有能力者任地开垦”,每甲(合11.31
胡兆祥(1901~1975),原名陶皆,下洋镇中川村人。青少年时代,就读于本村犹兴高等小学和广东大埔中学,以后毕业于上海政法大学。20年代末,曾任福建省东山县和华安县县长,有政声。卸任后赴南洋,深得“
胡子春(1860~1921),一名国廉,下洋镇中川村人。父母早丧,与祖母相依为命。十三岁,随乡人远渡马来亚谋生。先在吡叻当商店学徒,近十年,稍有积蓄,便在督亚冷买了一片矿山经营锡业。由于引进欧洲新技术
胡曰皆(1907~1961),下洋镇中川村人。生于马来亚吡叻州的华都牙也。周岁随父母回乡,8岁父亲去世,家境日益艰难,18岁重返马来亚谋生,先供职于怡保福锡矿公司,后任堂叔胡重益办的复万和锡矿公司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