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杜浔镇 | 隶属:古雷开发区 |
行政代码:350623104 | 代码前6位:35062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车牌代码:闽E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6.27万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原名叫渡浔,意为浔中海域水深处的渡口,后“渡”与“杜”谐音,雅称为杜浔,故名。
杜浔镇为漳浦县南部历史悠久的商贸集镇,地处古雷、沙西二镇中心。北隔梁山山脉与盘陀镇及大南坂农场交界,东隔梁山余脉与霞美镇及下蔡林场相邻,西与沙西镇相接,南接杜浔盐场和古雷半岛,镇建成区由文卿、范阳、正阳三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组成。??
有耕地4??39万亩,山地3万多亩,浅海滩涂1??4万亩。经开发,已形成四个生产基地:①万亩“吨粮田”生产基地。②万亩水果生产基地。③万亩蔬菜生产基地。④万亩水产养殖基地。??
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2001年已按计划完成沙(西)杜(浔)片万亩现代化示范园区杜浔区域的建设任务。投资投劳修建机耕路9条10??1公里,开挖排灌渠5条,计3??17公里。推广种植优质水稻1??6
明代,杜浔部分地方属九都,部分属十都。
清代设保甲。
民国时期统属第二区(又称南区)。
1940年成立杜浔镇。
1944年,埭头、后因二乡并入杜浔镇。
新中国初期,杜浔属第七区。
1956年改为杜浔区。
1958年10月成立杜浔人民公社。
1961年划出高山、蓬山以西各大队设沙西公社。
1984年8月大队改为村,杜浔公社改为杜浔乡,1988年5月杜浔乡改为杜浔镇并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名叫渡浔,意为浔中海域水深处的渡口,后“渡”与“杜”谐音,雅称为杜浔,故名。…[详细]
徐坎村位于杜浔镇西部,西与沙西镇逢山村交界,北有祖母林水库,东与本镇后因村为邻,南与沙西镇高林村接壤。 政区沿革与姓氏源流 明清时代属漳浦…[详细]
后因村位于杜浔镇西北部,东邻路边村,西邻徐坎村。南邻文卿村,西南邻沙西镇高山 村。源自吴公山的杜浔中溪流经本村,过文卿。范阳,至杜浔盐场附近注入…[详细]
路边村位于杜浔镇北部丘陵地带,东面与北面邻过洋村,西邻后因村,南邻文卿村。源于梁山男麓的杜浔溪流经本村,至杜浔盐场附近杜浔港汇入东山湾海域。 政…[详细]
过洋村位于杜浔镇北部,北靠梁山支脉吴公山(海拔679米),南邻路边村,西邻后因 村,东邻近霞美镇黄埔村。革命老区。 政区沿革与姓氏…[详细]
正阳村耕地1784亩,其中水田1435亩,农地349亩。农作物有水稻、蔬菜、果树等。正阳村所培育的各类蔬菜苗(方言“菜栽仔”)闻名遐迩。有拖拉机10部…[详细]
文卿村在杜浔镇建成区内,处镇内西和北部,村北部有一小山丘,叫青竹山,现为漳浦第四中学校园,省道漳东线通过村境,并有县道杜古线公路通过古雷,道路四通八达…[详细]
范阳村位于杜浔镇区内,处镇内东南部。地势平坦,人口密集(与正阳、文卿三村连成一体,构成杜浔镇区)。源白梁山的杜浔溪从村西流入杜浔港,自明代以来,丰饶富…[详细]
近城村位于杜浔镇中部,现为杜浔镇政府所在地。东邻林前村,西邻正阳村,南邻后姚村,北邻路边村。东边有高塔山,北边有狮头山。省道漳东线从村境经过。 …[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庄位于青阳院的前面,原来名为院前。为避免与沙西院前、深土院前两大队同名,改为院边大队,故名。…[详细]
林前村位于杜浔镇东部,北邻院边村,南邻湖里村,西邻下蔡林场。有杜浔——林前、桥头——下蔡、岭下蔡——下吕等乡村公路经过本村,并与省道漳东线、县道杜古线…[详细]
城里村位于杜浔镇南部,东邻湖里村,西邻林仓村,南邻杜浔盐场,北邻路打村。发源于霞美镇山岭与后寮之间的东港溪自北向南流过东山岭下,经本村,至杜浔盐场附近…[详细]
湖里村位于杜浔镇南部,东临浮头湾海域,西邻城里村,南邻北坂村,北邻后姚村。有乡村公路经城里与杜古线相接。 政区沿革及姓氏源流 民国时期属杜…[详细]
林仓村位于杜浔镇南部滨海地带,北邻范阳村,南邻杜浔盐场及六五盐场,东邻路打村,西邻沙西镇庄前村。村境地势平坦,小溪流小河沟环绕,村前村后各有一座低山丘…[详细]
北坂村位于杜浔镇最南端,地处古雷半岛的顶部。南与古雷西林村交界,西与杜浔盐场接壤,面临东山内湾,东邻浮头湾海域,北与城里、湖里两村为邻。杜古线公路通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