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霞美村 | 隶属:霞美镇 |
行政代码:350623105201 | 代码前6位:35062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闽E | 行政级别:村 |
因太阳一出,普照在村庄的海域上,海面上荡漾着朝阳美丽的霞光,故名。
霞美村位于霞美镇东南部,东临旧镇港。西邻五社村,北邻运头村,南邻白石村。省道漳东线公路及漳诏高速公路从村境经过。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全村耕地643亩(水田232亩,农地411亩),有山坡地及滩涂各一片。
人多耕地少,主要经济收入靠以牡蛎为主的滩涂养殖,“下尾蚝”远近驰名。
供电情况正常,电视、电话基本普及。
沿漳东线公路经过本村路段建成一条街道,商店林立。
小学2所:霞美中心小学,校园面积3634平方米,建筑面积2164平方米,设37班级,学生1568人,教师66人。竹寺小学,校园面积2581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设11班级,学生307人,教师15
霞美陈氏民居年代:民国座落地点:南安市霞美镇霞美村简介:菲律宾著名侨商陈炯辽兄弟所建,由3座单体建筑自东而西连排组成,现存建筑面积1920平方米。东部和中部为传统的三开间和五开间建筑,有两层
霞美清代属七都云霞保。
民国时期为霞美乡的霞康、竹寺2保。
新中国初期为第四区(旧镇区)所辖的霞美乡。
1958年9月为旧镇公社刘坂管理区所辖的竹寺、后房、尾厝3大队。
1961年7月撤销管理区,3大队改属从旧镇公社分设的霞美公社管辖。
1964年9月,三个大队合并为霞美大队。
1984年9月属霞美乡霞美村,1990年为属霞美镇管辖的霞美村,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霞美村附近有霞美陈氏民居、福建土楼、福建土楼(南靖)旅游景区、天福茶博物院、三平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平和琯溪蜜柚、漳州芦柑、云霄枇杷、东山鲍鱼、白芽奇兰茶等特产,有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浦南古傩、民间信俗(三平祖师信俗)、锦歌、东山歌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