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坂头村

地名:坂头村隶属杨源乡
行政代码:350725202214代码前6位:350725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99 邮政编码:353000
城乡分类:村庄分类代码:220
车牌代码:闽H行政级别:村
地名由来:

村庄建立在山坡上,故名。

荣誉排行:

2024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认定坂头村为第五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2024年11月,坂头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基本介绍:

坂头村 唐时,坂头村曾分为东面坂头、西面下池和南面下林(今竹头)三处。东面坂头为魏叶两姓建村,祝姓和陈姓分别在下池和下林居住。清时,陈姓家族兴旺,另三姓相继外迁;且有陈文礼中举-,衣锦还乡时,曾以其名命其村为文礼村。历史上村里曾出过陈恒、陈文礼等名人。民国初期,村庄较大,比较繁荣,有40余栋住宅;民国16年因发生火灾,被烧毁住宅20余栋,到民国38年有住宅25栋,住48户274人。八十年代后,新建房屋已将坂头、花桥和竹头3村连成一片。1988年有住宅92栋,住182户920人。在花桥村内有明朝陈恒修造的花桥,咸丰元年受洪水冲垮后重建;民国6年被火灾烧毁,民国8年重修。桥中供列神像和陈恒、陈文礼

+查看详细坂头村概况>>

坂头花桥

坂头花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乡坂头村蟠溪上。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清康熙、道光年间二次重修,咸丰三年(1853年)重建,民国元年(1911年)毁于火,民国3年重建。1

历史沿革:

民国29年设坂头保,属坂头乡;民国33年改文礼保,属下庄乡;1951年改为坂头乡,属第二区,1954年属第七区;1958年改为坂头大队,属前进公社,1969年属杨源公社;1984年改为坂头行政村,设立坂头村村民委员会。

周边相关:

坂头村附近有坂头花桥佛子山风景区政和天村稠岭景区念山云上梯田石圳村凤头楠木林等旅游景点,有政和白茶政和工夫政和茉莉花政和银针白毫政和锥栗白毛猴等特产,有政和四平戏杨源英节庙会东平后布畲族文化节政和配茶习俗新娘茶等民俗文化。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还有11个地名与坂头村同名:

  • 坂头村相关
  • 福建省2018-2024年度省级文明ue">第五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 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 2012—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
  • 政和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 杨源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 杨源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 坂头村概况
  • 杨源乡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