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源村 | 隶属:浦源镇 |
行政代码:350925102216 | 代码前6位:35092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J | 行政级别:村 |
以五源村驻地取名。
2024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五源村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村。
五源村又名五源坑村,位于镇东北15公里,海拔585米。明正德元年(1506年),夏泰七从寿宁县际头村迁后池(今江源)数载,忽寻牛群宿于牛荡山,认为此地居住兴盛,复迁入定居,取名五源坑,属福安语音。
五源坑,原隶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十六都。民国24年(1935年)6月,隶周墩特种区龙亭联保。民国29年1月,隶龙亭乡设五源保。民国34年8月,隶周宁县狮城镇江源保。1950年,隶周宁县第一区(端源区)江源乡。1958年9月,隶龙亭公社。1959年1月,隶端源公社设五源坑大队。1963年3月,设五源坑乡,隶浦源区。1966年8月,并入江源大队,隶浦源公社。1979年6月,从江源大队析出,复设五源坑
五源坑,原隶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十六都。
民国24年(1935年)6月,隶周墩特种区龙亭联保。
民国29年1月,隶龙亭乡设五源保。
民国34年8月,隶周宁县狮城镇江源保。
1950年,隶周宁县第一区(端源区)江源乡。
1958年9月,隶龙亭公社。
1959年1月,隶端源公社设五源坑大队。
1963年3月,设五源坑乡,隶浦源区。
1966年8月,并入江源大队,隶浦源公社。
1979年6月,从江源大队析出,复设五源坑大队
五源村附近有九龙漈风景名胜区、鲤鱼溪、陈峭古村、周宁县塔公园、周宁滴水岩、林公忠平王祖殿等旅游景点,有官司绿茶、官司云雾茶、周宁高山马铃薯、甘薯粉条、泥鳅面、魔芋粉条等特产,有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柘荣剪纸、宁德霍童线狮、寿宁北路戏、屏南四平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