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罗城镇

>
地名:罗城镇隶属高台县
行政代码:620724108代码前6位:620724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6 邮政编码:734000
车牌代码:甘G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5387人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罗城镇,明时称为红寺堡,后因开罗城渠,得名为罗城。

基本介绍:

罗城镇政府驻罗城村,古称红寺堡,又称下堡、奉化村。位于县城西北39.6公里,东经99°34′32″,北纬39°40′43″。辖境东至桥儿湾村与黑泉相连,南至南沙滩,西至河西村与盐池乡相邻,西北至镇夷峡,东南至马尾湖水库。地处黑河下游,东、西、北三面为低山丘陵环抱,地势低洼,光照充足。总面积201387亩,耕地23524亩,宜林宜牧地多,具有发展农、林、牧业的优越条件。辖11个村,70个村民小组。1988年有2707户,12831人,人9.28‰。

民国初,罗城称为三区。民国28年(1939),设四维乡。新中国成立初,建四维区。1955年境内设天城、罗城、花墙、河西4个乡。195

+查看详细罗城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罗城镇2012—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民国初,罗城称为三区。

民国28年(1939),设四维乡。

新中国成立初,建四维区。

1955年境内设天城、罗城、花墙、河西4个乡。

1958年成立罗城人民公社。

1961年罗城公社分为罗城、河西、天城、十坝4个公社。

1964年罗城、河西、天城公社合并为罗城公社。

1983年,改为罗城乡。

2005年2月撤销盐池乡,并入罗城乡。

2024年10月经省民政厅同意,撤销罗城乡,设立罗城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行政区域界

+查看详细罗城镇历史沿革>>

高台月牙湖
张墩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墩村是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罗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花墙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群众多以草皮代土坯墙,墙耐碱而外表较花,取名花墙子,村委会位于该村,故名。…[详细]

河西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位于黑河西岸,得名河西村,村委会位于该村,故名。…[详细]

常丰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31年,镇夷所军民在明塘湖以西开垦屯田,并修建了一条水渠,易名为常丰渠,后来陆续从天城迁来人家定居,沿袭至今,形成现在的常丰村,取常年丰收之意,…[详细]

天城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三十一年设守御千户所,原镇夷旧城遭洪水淹没,新城新建于天顺八年,村内三面环山,黑水通绕,如同铸成的一道天然堡垒,故名。…[详细]

侯庄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居民大多为侯姓,故名。解放初属四维区五乡,1953年属天城乡,1956年建三个初级社,1957年建侯庄高级社,1958年属罗城公社天城大队,19…[详细]

下庄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下庄村是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罗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万丰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万丰古名夹长城,因村庄夹于长城中间得名,万丰取长久丰收之意得名万丰村,村委会位于该村,故名。…[详细]

罗城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民国初,罗城称为三区,民国28年,设四维乡。新中国建立初,建四维区,所在地罗城村解放前称为下堡。“四维”即罗,“下堡”以“城”代替,四维与下堡演变为“…[详细]

红山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罗城渠上游,又名上堡,堡北有山,土呈红色,古名红山,村委会位于该村,故名。…[详细]

桥儿湾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桥儿湾古名镇鲁堡,黑河在该地折转向西形成一个河湾,以特产荞麦得名为荞湾后改为桥儿湾。村委会位于该村,故名。…[详细]

盐池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盛产原盐故名盐池村,村委会位于盐池村,故名。…[详细]

双丰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时叫双丰堡(驿)因村内有两眼水井,又名双井子,“双丰”为盐、硝双丰收之意。…[详细]


还有2个地名与罗城镇同名:
到罗城镇必去著名景点

罗城镇相关名人

罗城镇特产与美食
罗城镇民俗文化
高台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