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甲集镇 | 隶属:广河县 |
行政代码:622924101 | 代码前6位:622924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0 | 邮政编码:731100 |
车牌代码:甘N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5.53万人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明代实行甲里制度,此地建置为三甲,故名。
自然环境:三甲集镇位于广河县西北部,总土地面积9.73万亩,总耕地面积2.3万亩。年平均降雨量240.6毫米,年平均气温7.6℃,全年无霜期211天,平均海拔1953米。
行政区划:辖12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109户,乡镇总人口35735人,乡镇从业人员13446人。
六通情况:12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11个村通电话,8个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2所,在校学生7398人,教师289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病床25张,医生20人。
2024年7月,三甲集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1949年前,为三甲乡。
1949年10月,设行政区。
1956年,撤区并乡。
1958年,成立三甲集公社,划归和政县。
1961年底,广河县与和政县分置后,将三甲集公社划分为三甲集和水家两个公社。
1968年,撤销水家公社。
1983年3月,改为三甲集镇。
2007年,撤销南山乡时,将小面沟、黑山、南山3个村划分到三甲集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三甲,以明代里甲建制“三甲”行政区划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广惠社区是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三甲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起初由明朝洪武年间移民运动时期从山西移民至此,由裴姓和水姓在此繁衍生息。…[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传清朝年间一户陈姓大户因逃难搬到此处,后渐渐形成村落,故命村为陈家。…[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在老城东面,故取名东关。从建镇起一直所属三甲集镇东关村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朝中期从陕西西安搬迁而来的沙氏兄弟居住,故命村为沙家。…[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在元朝大顺年间甲被称作为一级组织;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命名为三甲集,由于逢集而分为上集与下集;后来渐渐形成村落,故命上集。…[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很久以前,有几户白姓人家定居此处,并且此地属于本村庄的上端,因而得名白庄头。…[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清朝末年由陕西省宗姓人户到此地居住,故取名宗家。…[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很早以前,广通河以北无人居住,由一伙张姓人先居住在张家湾这一带,他们是头一家居住在广通河以北,故此命名为头。…[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前甘坪村人都住在坪上,故取名为甘坪。…[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前在山上的沟里面住着几户人家,之所以取名为小沟。…[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清朝年间一户康姓大户因逃瘟疫搬到此处,后渐渐形成村落,故命村为康家。…[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清朝乾隆年间,当时有五户人家在此地建村,故命村名为五户。…[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山很早前多生长黑刺且遍布全山,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山中心位于四社,四社又叫小洼沟,因此得名小洼沟。…[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处三甲集镇南山,以此用山命名南山。…[详细]